沾化凹陷断层活动性及其叠合特征

被引:23
作者
彭存仓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关键词
断层活动性; 构造反转; 活动强度; 活动期次; 沾化凹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9.05.02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对沾化凹陷断层活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北西向断层均经历了逆冲和拉张反转过程,且自西向东活动强度逐渐增强,停止活动时间逐渐变晚;北北东向断层活动于孔店组沉积初期,在沙三段和沙一段沉积时期活动最为强烈,在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基本消亡;东西向断层活动于沙四段—沙三段沉积时期,在沙三段、沙一段沉积时期活动最为强烈,在馆陶组沉积时期开始消亡。依据断裂活动特征,将该区断裂划分为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晚期、燕山—喜马拉雅过渡期、喜马拉雅早中期和喜马拉雅晚期6个期次,其中在印支期和燕山期以西北断裂发育为特征,在喜马拉雅期断裂体系以北北东向和东西向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9+43+113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济阳坳陷及鲁西隆起区中、新生代伸展与断裂活动特征 [J].
丁增勇 ;
王良书 ;
张鹏 ;
钟锴 ;
刘绍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1) :107-112+140
[2]   台西南盆地新生代断裂特征与盆地演化 [J].
易海 ;
钟广见 ;
马金凤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6) :560-564
[3]   南襄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J].
夏东领 ;
杨道庆 ;
林社卿 ;
陆建林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6) :32-34+113
[4]   孤北洼陷桩南断裂带馆陶组—东营组断裂特征 [J].
赵长勋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50-51+65+106
[5]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断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 [J].
张鹏 ;
王良书 ;
丁增勇 ;
钟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467-474
[6]   埕岛地区中生代和新生代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J].
李伟 ;
吴智平 ;
张明华 ;
郑德顺 ;
周瑶琪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6+11
[7]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盆地转型期断裂特征及其对盆地的控制作用 [J].
郑德顺 ;
吴智平 ;
李伟 ;
周瑶琪 .
地质学报, 2005, (03) :386-394
[8]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及其构造层的划分 [J].
杨超 ;
陈清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2) :9-12+22
[9]   渤海湾盆地垦利断裂带构造与油气关系研究 [J].
褚庆忠 ;
张树林 .
地球学报, 2004, (01) :73-78
[10]   断层生长指数在层序地层单元中应用的局限性 [J].
肖英玉 ;
郝雪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S1)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