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寻租的制度分析

被引:16
作者
郝保伟
毛亚庆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关键词
寻租; 教育寻租; 制度创新;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06.05.003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本文以西方寻租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寻租现象,并剖析了其背后的深层次制度根源,最后提出制度规避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高等教育寻租的经济透视 [J].
魏朱宝 ;
王锦锋 .
巢湖学院学报, 2006, (04) :32-36
[2]   高校招生寻租现象及其对策 [J].
万爱莲 .
文教资料, 2006, (15) :23-24
[3]   教育寻租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J].
陈宪 .
探索与争鸣, 2004, (02) :7-8
[4]   教育腐败是双重权力的腐败 [J].
朱力 .
探索与争鸣, 2004, (02) :8-9
[5]   高等教育寻租性腐败问题研究 [J].
庄晓山 .
现代教育科学, 2003, (11) :33-35
[6]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权力寻租 [J].
李英 .
社会主义研究, 2001, (03) :47-48
[7]   以制度创新抑制寻租的可能性研究 [J].
贺卫 ;
王浣尘 .
江汉论坛, 2000, (04) :5-10
[8]   “寻租理论”述评 [J].
张春魁 .
学术研究, 1996, (09) :26-29
[9]   寻租与制度创新 [J].
宋德勇 .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02) :50-55
[10]  
公共部门经济学[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