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条件下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在斑点叉尾组织中分布及消除规律研究

被引:19
作者
刘永涛 [1 ,2 ]
艾晓辉 [1 ,2 ]
索纹纹 [1 ,3 ]
杨秋红 [1 ,2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3]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孔雀石绿; 隐色孔雀石绿; 斑点叉尾; 组织分布; 消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8 [水产药物学、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以7 mg/L的孔雀石绿浸泡斑点叉尾苗种5min后将其饲养于池塘的网箱中,研究了在养殖模式下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在斑点叉尾苗种各组织中的分布及消除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分析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在斑点叉尾血液、肌肉、皮肤、肝脏、肾脏组织中的浓度水平。采用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3p97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有吸收二室模型,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孔雀石绿=683.063 e 0.248 t+11.176e 0.006 t 694.239e 0.333 t,C隐色孔雀石绿=757.240 e 0.222 t+14.474 e 0.007 t–771.714 e 0.382 t。血液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3.480和3.623h,峰浓度值Cmax分别为81.560和159.619 ng/mL,表观分布容积Vd/F分别为37.689和21.125 L/kg,分布相的一级速率常数α分别为0.248和0.222/h,消除相的一级速率常数β分别为0.006和0.007/h,吸收半衰期T(1/2)α分别为2.794和3.124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13.068和105.841h,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12分别为0.020和0.015/h,周边室向中央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21分别为0.159和0.121/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493.944和3601.863 ng.h/mL。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浓度水平的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在斑点叉尾4种组织中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皮肤>肌肉>肾脏>肝脏,其中斑点叉尾皮肤组织易蓄积孔雀石绿,其残留时间最长,肝脏组织由于对孔雀石绿有极强的代谢转化功能而浓度较低。孔雀石绿在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消除方程分别为C=5.570 e 0.009t、C=6.302 e 0.007t、C=4.791 e 0.006t和C=4.591 e 0.002t,相关系数r2≥0.773,消除半衰期T1/2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分别为3.2、4.1、4.8和14.4d。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孔雀石绿分别在45、60、30和60d才未被检测到;隐色孔雀石绿在斑点叉尾4种组织中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肝脏>皮肤>肌肉>肾脏,残留时间最长的组织也是皮肤组织。隐色孔雀石绿在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消除方程分别为C=6.491 e 0.004t、C=6.958 e 0.003t、C=6.722 e 0.007t和C=6.162 e 0.002t,相关系数r2≥0.673,消除半衰期T1/2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分别为7.2、9.6、4.1和14.4d。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组织中隐色孔雀石绿分别在90、90、60和90d才未被检出。试验期间(2011年5月17日至7月15日)平均水温为26.4℃,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90d后在各组织中才未检测到,因此,使用7 mg/L孔雀石绿浸泡2龄斑点叉尾苗种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至少应经过2376℃.d后才能消除。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8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孔雀石绿在草鱼体内的代谢及残留研究.[D].李爱心.西南大学.2008, 09
[2]   Toxicity and metabolism of malachite green and leucomalachite green during short-term feeding to Fischer 344 rats and B6C3F1 mice [J].
Culp, SJ ;
Blankenship, LR ;
Kusewitt, DF ;
Doerge, DR ;
Mulligan, LT ;
Beland, FA .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1999, 122 (03) :153-170
[3]  
Inhibition of DNA synthesis in primary rat hepatocyte cultures by malachite green: a new liver tumor promoter.[J].K.V.K. Rao.Toxicology Letters.1995, 2
[4]   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J].
丁俊仁 ;
艾晓辉 ;
汪开毓 ;
刘永涛 ;
袁科平 ;
袁丹宁 .
水生生物学报, 2012, 36 (01) :126-132
[5]   孔雀石绿在青石斑鱼肌肉组织中的残留与消除规律 [J].
彭景书 ;
黄敏红 ;
佘忠明 ;
伍卡兰 ;
何庆 ;
刘爱霞 .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1, 31 (01) :84-88
[6]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在罗非鱼肌肉中残留规律的研究 [J].
杨贤庆 ;
孙满义 ;
岑剑伟 ;
李来好 ;
吴燕燕 ;
郝淑贤 ;
戚勃 ;
石红 ;
周婉君 .
热带海洋学报, 2010, 29 (04) :107-111
[7]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在中华绒螯蟹体中的消除规律 [J].
黄金田 ;
吕富 ;
郑浩 ;
钱伟 ;
熊勇君 ;
吴林坤 ;
丁涛 .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02) :326-328
[8]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在大菱鲆肌肉中的消除规律 [J].
曲志娜 ;
李存金 ;
赵思俊 ;
路平 ;
王玉东 ;
谭维泉 ;
孙晓亮 ;
郑增忍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6) :491-496
[9]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鲫鱼肌肉中的代谢规律 [J].
邱绪建 ;
林洪 ;
王联珠 ;
江洁 ;
王建华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74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