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对土壤生物学肥力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聂小军 [1 ,2 ]
张建辉 [2 ]
苏正安 [2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微生物活性; 耕作侵蚀; 137Cs技术;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更好地理解侵蚀土壤质量变化,该文利用137Cs技术探讨了川中丘陵区紫色土陡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生物学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侵蚀的坡地相比,陡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及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分别显著降低41%、44%、17%,土壤生物学肥力退化指数MFDI达-35%。陡坡耕地土壤蔗糖酶活性与137Cs浓度显著正相关(r=0.643,p=0.024),表明蔗糖酶活性随土壤侵蚀强度增大而降低。耕作侵蚀造成的陡坡耕地上坡土壤损失导致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碱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活性最低,而耕作侵蚀造成的陡坡耕地坡底土壤堆积导致这4个微生物特性最高,结果陡坡耕地这些微生物特性的空间变异分别增大2.8、0.8、1.4、4.5倍。紫色土陡坡耕地土壤生物学肥力退化与空间变异性增大在今后的土地管理中应引起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土地整理年限对紫色丘陵区土壤质量的影响 [J].
徐畅 ;
高明 ;
谢德体 ;
姜涛 ;
李莎 ;
魏朝富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8) :242-248
[2]   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变异对土壤侵蚀的响应 [J].
苏正安 ;
张建辉 ;
聂小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5) :54-60
[3]   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J].
张洁 ;
姚宇卿 ;
金轲 ;
吕军杰 ;
王聪慧 ;
王育红 ;
李俊红 ;
丁志强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4) :126-129
[4]   坡耕地紫色土养分空间变异对土壤侵蚀的响应 [J].
葛方龙 ;
张建辉 ;
苏正安 ;
聂小军 .
生态学报, 2007, (02) :459-464
[5]   坡地土壤酶流失规律初探 [J].
毕淑芹 ;
张丽娟 ;
贺晓敏 ;
张金柱 ;
李鑫 ;
薛宝民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7) :500-503
[6]   川中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收支探析 [J].
朱波 ;
彭奎 ;
谢红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1) :108-111
[7]   秸秆碳的田间原位分解和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 [J].
王志明 ;
朱培立 ;
黄东迈 ;
刘海琴 .
土壤学报, 2003, (03) :446-453
[8]   川中丘陵区“长治”工程的减沙效益研究 [J].
雷孝章 ;
曹叔尤 ;
戴华龙 ;
戴永波 .
泥沙研究, 2003, (01) :52-58
[9]   土地利用对岩溶山地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 [J].
李阳兵 ;
高明 ;
魏朝富 ;
谢德体 .
山地学报, 2003, (01) :41-49
[10]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防治对策研究 [J].
陈治谏 ;
刘邵权 ;
杨定国 ;
陈国阶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4) :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