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JL剖面红土粒度体积分形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18
作者
姜永见
朱丽东
叶玮
李凤全
李建武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实验室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庐山; 更新世红土; 粒度; 体积分形特征;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8.01.011
中图分类号
P642.132 [];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分形理论在地貌学、土壤学、沉积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南方第四纪红土研究中的应用尚不多见。选取庐山北麓一个典型的第四纪红土剖面——JL剖面,根据三维空间内的体积分维模型和线性回归法,对红土颗粒粒径的体积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得出该剖面红土粒度体积分维值。研究结果表明:(1)剖面红土粒度的体积分形特征显著,其粒度特征和体积分维值与北方黄土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指示该剖面红土母质具有风成特性,并体现堆积与风化同时进行的加积特征。(2)网纹红土粒度体积分维值最大,第①~⑤均值介于2.0809~2.1411间;第⑥和第⑧棕黄色土层体积分维值最小,分别为1.9984和1.9723;第⑦古土壤层的体积分维值介于网纹红土层和棕黄色黄土层之间,为2.0653。体积分维值与粘粒含量及分选系数显著正相关,与粉砂含量呈负相关关系。(3)JL剖面红土粒度体积分维值的纵向变化表现为高低值相间的7个旋回,与传统粒度参数相比具有更显著的分段性,并与红化率和CIA值峰谷变化存在对应关系,可以作为指示沉积-风化环境变化的指标。初步认为庐山地区红土母质第四纪以来成壤环境存在强弱变化并逐渐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庐山JL红土剖面的色度气候意义 [J].
朱丽东 ;
周尚哲 ;
李凤全 ;
叶玮 ;
王天阳 ;
王佳羽 .
热带地理, 2007, (03) :193-197+202
[2]   中亚热带第四纪红粘土的粒度特征 [J].
朱丽东 ;
叶玮 ;
周尚哲 ;
李凤全 ;
杨立辉 .
地理科学, 2006, (05) :5586-5591
[3]   分形理论在土体粒度成分特征评价中的应用 [J].
魏玉虎 ;
胡卸文 ;
齐光辉 .
安徽地质, 2006, (02) :120-122
[4]   南京江北地区下蜀黄土粒度分形与全新世环境演变 [J].
毛龙江 ;
刘晓燕 ;
许叶华 .
中国沙漠, 2006, (02) :264-267
[5]   土壤颗粒的体积分形维数及其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 [J].
王国梁 ;
周生路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5, (04) :545-550
[6]   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秦耀辰 ;
刘凯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4) :426-436
[7]   艾比湖湖相沉积物粒度的分维特征与环境意义 [J].
柏春广 ;
穆桂金 ;
王建 .
干旱区地理, 2002, (04) :336-341
[8]   天然沉积砂卵石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研究 [J].
田堪良 ;
张慧莉 ;
张伯平 ;
扈胜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85-89
[9]   丘陵区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及其应用 [J].
廖尔华 ;
张世熔 ;
邓良基 ;
项虹艳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242-245+281
[10]   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及其应用 [J].
黄冠华 ;
詹卫华 .
土壤学报, 2002, (04) :490-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