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用途英语的起源及其发展

被引:3
作者
周平
韩玲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 语域分析; 以学习为中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310.1 [非标准英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国内公共外语教学在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大学阶段的教学必然要转向专门用途英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专门用途英语的起源,然后重点分析它的五个发展阶段,即语域分析、修辞或篇章分析、口标情景分析、技能分析、以学习为中心,最后指出了它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19+124 +1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语言学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杨信彰主编, 2005
[2]  
Logic and Conversation. Grice,H.P. Syntax and Semantics 3:Speech Acts . 1967
[3]  
英汉前指现象对比[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熊学亮著, 1999
[4]  
英语叙事语篇中第三人称前指的阐释[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周平, 2005
[5]   ESP学生和教师 [J].
PeterStrevens ;
王其 .
国外外语教学, 1986, (01) :1-5
[6]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Hutchinson T. . 1987
[7]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 es. Hutchinson,T,and Waters,A. . 2002
[8]   ESP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J].
程世禄 ;
张国扬 .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12) :76-80
[9]   ESP教学二十年 [J].
Peter Strevens ;
李慧琴 ;
盛建元 .
国外外语教学, 1986, (02) :1-5
[10]   可及性理论与前指现象 [J].
周平 .
外语教学, 2001, (04)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