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40
作者
王立福 [1 ,2 ]
李筠 [1 ]
李丰衣 [1 ]
张晓峰 [1 ]
张明香 [2 ]
曹武奎 [3 ]
李芹 [4 ]
温贤敏 [5 ]
毛德文 [6 ]
孙克伟 [7 ]
周小舟 [8 ]
田德英 [9 ]
过建春 [10 ]
杨大国 [11 ]
李秀惠 [12 ]
杨宏志 [13 ]
王宪波 [14 ]
卓蕴慧 [15 ]
张琴 [16 ]
李瀚旻 [17 ]
扈晓宇 [18 ]
赵伟 [19 ]
张复春 [20 ]
何丽云 [21 ]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2]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3]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
[4]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5]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
[6]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7]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8] 深圳市中医院
[9]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0]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11]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1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1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15]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16]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17] 湖北省中医院
[18]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19] 南京市第二医院
[20]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2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肝衰竭; 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死率;
D O I
10.13288/j.11-2166/r.2013.22.026
中图分类号
R575.3 [肝功能衰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来自20个中心的51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症支持治疗)360例与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对症支持治疗)151例,两组均治疗8周,随访至第48周。治疗后判定两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后第8、12、24、48周观察两组的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治疗第8、12、24、48周病死率分别为20.99%、22.61%、23.06%、25.99%,对照组分别为30.87%、32.21%、34.23%、34.23%,治疗组各时间点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67.23%,对照组总有效率5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可降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922 / 19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汪承柏诊治黄疸思路与方法 [J].
朱云 ;
汪承柏 .
中医杂志, 2012, 53 (18) :1546-1547
[2]   黄疸诊疗指南 [J].
刘成海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16) :118-120
[3]   内毒素在肝衰竭形成中的作用及中医药治疗 [J].
李筠 .
传染病信息, 2010, 23 (05) :260-262
[4]   乙型肝炎肝衰竭发生机制中的三重打击 [J].
叶一农 ;
高志良 .
传染病信息, 2009, 22 (05) :276-279
[5]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对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胃泌素及胃动素的干预作用 [J].
刘鹏 ;
张囡囡 ;
赵丽娟 ;
米邵平 .
辽宁中医杂志, 2009, 36 (10) :1635-1637
[6]   加强对重型肝炎的研究 [J].
张定凤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 (09) :641-642
[7]   肝衰竭诊疗指南 [J].
Liver Failure and Artificial Liver Group ;
Chinese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
Severe Liver Diseases and Artificial Liver Group ;
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 (09) :643-646
[8]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郑筱萸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