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关联度聚类分析在溢油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5
作者
徐恒振
机构
[1] 不详
[2]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聚类分析,动态聚类图,溢油,鉴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0.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立了灰色关联度聚类分析的溢油鉴别模式,提出了油种鉴别的置信水平λi的灰色模糊区概念,给出了常见的14种油、风化的任丘原油和海面溢油的灰色关联反动态聚类图,油种鉴别主要受风化和实验误差的影响,风化30天,任丘原油同其它13种油可分类的置信水平范围为0.8964<λi<0.9841,海面溢油可鉴别区为0.0705<λi<0.9378,溢油鉴别结果表明,本法较指纹谱图识法的准确度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模糊最大矩阵元鉴别海面溢油 [J].
徐恒振 ;
李宗品 .
环境科学, 1992, (04) :67-69+14
[2]   灰色系统理论在建立海面石油烃风化模式中的应用 [J].
徐恒振 ;
周传光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1) :51-59
[3]   近代海洋沉积物(层)中姥鲛烷/植烷比值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李从玲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 (04) :77-88
[4]   模糊识别法在GC-FID/FPD鉴别海面溢油中的应用 [J].
徐恒振 ;
周传光 ;
李洪 .
海洋通报, 1990, (05) :33-38
[5]   毛细管色谱技术在鉴别海面溢油源中的应用 [J].
马永安 ;
李洪 ;
徐恒振 ;
周传光 .
海洋环境科学, 1988, (03) :82-89
[6]   克拉玛依原油的生物降解作用 [J].
杨斌 ;
杨坚强 .
地球化学, 1988, (02) :99-108
[7]   导数荧光技术在鉴别海面溢油上的应用 [J].
尚龙生 ;
王静芳 ;
周玉琛 ;
张永福 .
海洋环境科学, 1988, (01) :76-88
[8]   GC-FTD鉴别海上溢油及其模糊聚类分析 [J].
徐恒振 ;
周传光 ;
李洪 .
海洋环境科学, 1987, (04) :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