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周边生态抑制型贫困研究综述

被引:4
作者
罗俊 [1 ,2 ]
赵弘 [3 ]
赵燕霞 [1 ]
机构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
[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3]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生态抑制型贫困; 贫困成因; 减贫措施; 大城市周边贫困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减贫取得重大成就,为世界减贫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贫困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历史性难题。在我国某些大城市周边区域由于承担生态涵养和生态安全特殊功能而形成的"生态抑制型贫困区域"是一类特殊贫困区域,也是有望率先实现减贫、脱贫的重要区域。文章在梳理分析前人对生态抑制型贫困的概念、成因及缓解措施研究的基础上,从利用相邻城市资源、跨区域合作、多主体参与等方面提出了今后生态抑制型贫困减贫研究的方向和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3 条
[1]   生态脆弱区保护立法初探 [J].
宋崇真 ;
周玉华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9 (02) :134-136
[2]   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及其可持续发展 [J].
卢艳丽 ;
丁四保 ;
王荣成 ;
王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7) :68-73
[3]   基于生态补偿机制的京津冀农业合作模式探讨 [J].
王军 ;
李逸波 ;
何玲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0, 31 (03) :74-78
[4]   黄石产业链延伸问题研究 [J].
刘盛 .
改革与开放, 2009, (08) :59+61-59
[5]   中国旅游扶贫研究进展 [J].
李佳 ;
钟林生 ;
成升魁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3) :156-162
[6]   首都经济圈的贫困带成因与消除贫困的建议 [J].
左停 ;
刘晓敏 ;
王智杰 ;
陈莉 .
乡镇经济, 2009, 25 (05) :69-72
[7]   保护区重叠对贫困影响的法律分析——以云南三江并流区域为例 [J].
王欢欢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3 (04) :88-93+99
[8]   冀北山区生态建设对农户经济行为影响分析 [J].
郝庆 ;
邓玲 ;
张万军 ;
崔建伟 .
生态经济, 2008, (08) :52-55
[9]   张承环京津贫困带土地综合开发政策试点研究 [J].
王素平 ;
郭君 .
经济与管理, 2008, (04) :68-72
[10]   环京津贫困带的环境权利与义务问题研究 [J].
焦君红 ;
王登龙 .
改革与战略, 2008, (01) :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