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川农16产量评价和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伟
郑有良
兰秀锦
魏育明
颜泽洪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2]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四川都江堰
[3] 四川都江堰
关键词
小麦; 川农16; AMMI模型; 多元回归;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2003.04.003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AMMI模型对2001年和2002年国家小麦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川农16稳定性和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采用逐步回归法获得川农16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415 2685+16 0237x1+7 9396x4+8 0625x5-1 4065x6。结合偏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川农16是典型的穗数型品种。其有效穗对产量贡献最大,千粒重和穗粒数次之。有效穗与千粒重易协调,而与穗粒数协调较困难。
引用
收藏
页码:284 / 2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GGE叠图法─分析品种×环境互作模式的理想方法 [J].
严威凯 ;
盛庆来 ;
胡跃高 ;
L A Hunt .
作物学报, 2001, (01) :21-28
[2]   用AMMI模型分析杂交水稻基本性状的稳定性 [J].
刘文江 ;
李浩杰 ;
汪旭东 ;
周开达 .
作物学报, 2002, (04) :569-573
[3]   小麦新品种川农16农艺性状分析 [J].
郑有良 ;
兰秀锦 ;
魏育明 ;
周永红 ;
刘登才 ;
杨俊良 ;
颜济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194-197
[4]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冯明光著, 2002
[5]  
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中国农学会等编, 2001
[6]  
1950年以来四川盆地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A]. 刘仲齐,饶世达,蒲宗君,余东梅,杨武云.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 2001
[7]   基于AMMI模型的品种稳定性分析 [J].
张泽 ;
鲁成 ;
向仲怀 .
作物学报, 1998, (03) :304-309
[8]   川麦28的稳产性分析及其利用 [J].
蒲宗君 ;
饶世达 ;
刘仲齐 .
麦类作物学报, 1998, (04) :26-28
[9]  
四川小麦超高产育种探讨、作物育种探索. 李邦发,周俊儒,李泽仪.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
[10]   AMMI模型及其在作物区试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J].
王磊 ;
杨仕华 ;
谢芙贤 ;
唐启义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97, (01) :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