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喀斯特地区菜豆树和红背山麻杆旱、雨季光合特性比较

被引:14
作者
邓彭艳 [1 ,2 ]
陈洪松 [1 ]
聂云鹏 [1 ,2 ]
谭巍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菜豆树; 红背山麻杆; 旱季; 雨季; 光合作用;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0.0239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2009年雨季(6—8月)和旱季(10—12月)桂西北喀斯特地区菜豆树、红背山麻杆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并分析了2种植物光合速率(Pn)与叶氮及叶绿素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种植物旱、雨季叶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规律不明显;旱季叶片Pn、Tr、Gs均低于雨季(P<0.01),WUE高于雨季(P<0.01),叶氮含量及叶绿素含量旱季低于雨季(P<0.05),这与植物通过降低Gs限制蒸腾,提高WUE来适应较为恶劣的环境有关;在同一季节,红背山麻杆Pn、WUE、叶氮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菜豆树(P<0.05),具有更强的光合及水分利用能力,在喀斯特生境中更有竞争优势;2种植物在相同季节及同种植物在不同季节Pn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不同,光辐射强度(PAR)是影响Pn的主导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498 / 15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光照强度和氮水平对白三叶幼苗生长与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安慧 ;
上官周平 .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6017-6024
[2]   福建长汀重建植被马尾松与木荷光合特性比较 [J].
黄儒珠 ;
李机密 ;
郑怀舟 ;
王健 ;
周延锋 .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6120-6130
[3]   水分胁迫下臭柏(Sabina vulgaris Ant.)光合特性和色素组成的季节变化 [J].
李玉灵 ;
朱帆 ;
王俊刚 ;
三木直子 ;
坂本圭児 ;
吉川賢 .
生态学报, 2009, 29 (08) :4346-4352
[4]   短暂低温对佛手光合生理的影响 [J].
郭卫东 ;
郑建树 ;
张真真 ;
陈文荣 ;
郭延平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286-2293
[5]   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光合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邵玺文 ;
韩梅 ;
韩忠明 ;
孔伟伟 ;
杨利民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470-1477
[6]   岩溶区土著植物黄荆条和红背山麻杆水浸提液对入侵植物飞机草萌发的影响 [J].
潘玉梅 ;
唐赛春 ;
蒲高忠 ;
李先琨 ;
陈秋霞 ;
韦春强 .
中国岩溶, 2008, (02) :97-102
[7]   西南喀斯特地区四种植物水分生理的初步研究 [J].
莫凌 ;
黄玉清 ;
覃家科 ;
王晓英 ;
陆树华 ;
袁维圆 .
广西植物, 2008, (03) :402-406
[8]   干旱胁迫下水稻叶片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其基因定位 [J].
胡颂平 ;
王正功 ;
张琳 ;
刘国兰 ;
罗利军 ;
廖慧敏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7, (11) :926-932
[9]   水分胁迫对重庆石灰岩地区不同龄级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幼苗气体交换的影响 [J].
刘锦春 ;
钟章成 ;
何跃军 .
生态学报, 2007, (09) :3601-3608
[10]   城镇绿化观赏树种——海南菜豆树 [J].
卢立华 .
中国城市林业, 2007, (04) :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