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钼矿带南泥湖-上房沟花岗斑岩成因及其对钼成矿作用的制约

被引:75
作者
包志伟
曾乔松
赵太平
原振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实验室
[2] 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花岗斑岩; 斑岩-矽卡岩钼矿; 秦岭造山带; 锆石U-Pb年龄; Nd同位素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南省栾川县南泥湖-上房沟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田是我国最重要的钼矿产区,钼矿探明储量(金属量)达205万吨。区内钼成矿与南泥湖和上房沟两个花岗斑岩小岩体关系密切,两岩体产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岩石为高硅、富碱和较高分异指数的碱性-碱钙性、过铝质花岗岩。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具有显著亏损Eu、Sr、Ba、Ti的特征,表明岩浆经历过相当高程度的分异演化。较低的εNd(t)值(-12.7~-15.5)和年轻的Nd模式年龄(1.48~1.71Ga)表明其成岩物质来源主要为年轻的地壳物质。南泥湖和上房沟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149.56±0.36Ma(MSWD=1.5)和135.38±0.29Ma(MSWD=1.4)。结合现有的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有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东秦岭钼成矿带内的燕山期成矿花岗岩小岩体及大岩基应为扬子克拉通北缘中生代向华北克拉通A型俯冲的地壳物质在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下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可能有部分地幔物质的参与。成矿小岩体是花岗岩大岩基高度分异演化的结果,花岗岩大岩基结晶分异导致其中挥发分的过饱和、挥发分对正在固结的岩浆体中成矿元素的淋滤是小岩体成矿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2523 / 253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河南省栾川南泥湖斑岩型钼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J].
杨永飞 ;
李诺 ;
杨艳 .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2550-2562
[2]   河南省栾川县三道庄钼钨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研究 [J].
石英霞 ;
李诺 ;
杨艳 .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2575-2587
[3]   栾川上房沟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杨艳 ;
张静 ;
杨永飞 ;
石英霞 .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2563-2574
[4]   华北陆块南缘华山和合峪花岗岩岩体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与成岩动力学背景 [J].
郭波 ;
朱赖民 ;
李犇 ;
弓虎军 ;
王建其 .
岩石学报, 2009, 25 (02) :265-281
[5]   河南鱼池岭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J].
李诺 ;
陈衍景 ;
孙亚莉 ;
胡海珠 ;
李晶 ;
张辉 ;
倪智勇 .
岩石学报, 2009, 25 (02) :413-421
[6]   成矿系统:地球动力学的有效探针 [J].
陈衍景 ;
肖文交 ;
张进江 .
中国地质, 2008, 35 (06) :1059-1073
[7]   豫西太山庙铝质A型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J].
叶会寿 ;
毛景文 ;
徐林刚 ;
高建京 ;
谢桂清 ;
李向前 ;
何春芬 .
地质论评, 2008, (05) :699-711
[8]   西秦岭党川地区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J].
王婧 ;
张宏飞 ;
徐旺春 ;
蔡宏明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4) :474-486
[9]   栾川上房沟特大型钼矿床蚀变分带规律研究 [J].
瓮纪昌 ;
高胜淮 ;
石聪 ;
王一蔓 ;
徐长钊 .
中国钼业, 2008, (03) :16-24
[10]  
地壳的拆离作用与华北克拉通破坏: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约束[J]. 刘俊来,Gregory A. Davis,纪沫,关会梅,白相东.地学前缘.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