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降水、气温与径流变化趋势及周期分析

被引:25
作者
刘兆飞 [1 ]
王翊晨 [1 ,2 ]
姚治君 [1 ]
康慧敏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水文; 小波分析; Mann-Kendall; 太湖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太湖流域及周边气象站1957—2009年气象数据,采用Mann-Kendall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其平均气温、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及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周期特征,并对流域径流量的变化及与降水量的耦合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在过去50多年整体呈增温增湿的趋势;靠近大城市的站点气温升温趋势明显高于其他站点;流域夏季的极端高温事件有增强的趋势;流域年降水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而最大日降水量却呈显著的增加趋势,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流域内极端降水有增强的趋势;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都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且两者增加幅度基本相当;流域各要素存在约4 a的显著振荡周期和8 a的不显著振荡周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575 / 15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全球气候变化对太湖蓝藻水华发展演变的影响 [J].
王成林 ;
潘维玉 ;
韩月琪 ;
钱新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06) :822-828
[2]   1950-2003年太湖流域洪旱灾害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J].
尹义星 ;
许有鹏 ;
陈莹 .
冰川冻土, 2010, (02) :381-388
[3]   气候变化与太湖蓝藻暴发的关系 [J].
商兆堂 ;
任健 ;
秦铭荣 ;
夏瑛 ;
何浪 ;
陈钰文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01) :55-61
[4]   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J].
张兴榆 ;
黄贤金 ;
赵小风 ;
陆汝成 ;
赖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8) :1343-1353
[5]   太湖最高水位及其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关系 [J].
尹义星 ;
许有鹏 ;
陈莹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7) :609-614
[6]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对洪峰的影响研究——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 [J].
万荣荣 ;
杨桂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2) :318-327
[7]   太湖流域1954~2006年气候变化及其演变趋势 [J].
黄俊雄 ;
徐宗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1) :33-40
[8]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模拟 [J].
李恒鹏 ;
杨桂山 ;
金洋 .
湖泊科学, 2007, (05) :537-543
[9]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洪涝灾害响应 [J].
高俊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150-156
[10]   长江三角洲及毗连地区海平面上升影响预测与防治对策 [J].
施雅风 ;
朱季文 ;
谢志仁 ;
季子修 ;
蒋自巽 ;
杨桂山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3) :2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