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西部凹陷岩性圈闭含油性定量预测模型

被引:15
作者
张凤奇 [1 ]
庞雄奇 [2 ]
冷济高 [2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岩性圈闭; 充满度; 主控因素; 定量模式; 西部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了解决辽河西部凹陷岩性圈闭是否含油、含油多少的定量表征问题,对研究区117个岩性圈闭进行了地质统计分析和R型主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圈闭距离排烃中心的距离、所在地点的流体势、砂地比、砂体厚度等是制约岩性圈闭油充满度的主控因素。依据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岩性圈闭油充满度与其主控因素的多元非线性定量预测模型。选取了未参与模型建立的26个岩性圈闭对已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80%以上的岩性圈闭油充满度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这为该区同种类型的圈闭含油性定量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Ⅰ)——非均质控油理论的由来 [J].
林承焰 ;
谭丽娟 ;
于翠玲 .
岩性油气藏, 2007, (02) :16-21
[2]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形成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概述 [J].
刘震 ;
陈艳鹏 ;
赵阳 ;
郝奇 ;
许晓明 ;
常迈 .
岩性油气藏, 2007, (02) :121-127+133
[3]   坡洼过渡地区岩性油藏勘探实践——以齐家—鸳鸯沟地区为例 [J].
李晓光 ;
陈振岩 ;
余成 ;
回雪峰 .
特种油气藏, 2007, (02) :14-17+26+105
[4]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含油性定量预测 [J].
卓勤功 ;
银燕 ;
向立宏 ;
程英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1) :51-54+58+108
[5]   东营凹陷岩性油藏含油性定量预测 [J].
张俊 ;
庞雄奇 ;
姜振学 ;
邵振军 ;
陈冬霞 ;
王亮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6) :54-59
[6]   辽河西部凹陷岩性油气藏展布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带选择 [J].
单俊峰 ;
陈振岩 ;
回雪峰 .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04) :29-33+84
[7]   济阳坳陷岩性油气藏充满度大小及分布特征 [J].
张善文 ;
曾溅辉 ;
肖焕钦 ;
邱楠生 ;
姜振学 .
地质论评, 2004, (04) :365-369
[8]   东营凹陷超压体系中的岩性油气藏充满度机理 [J].
万晓龙 ;
邱楠生 ;
石硕 ;
曾溅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3) :372-376
[9]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及其主控因素 [J].
曾溅辉 ;
张善文 ;
邱楠生 ;
姜振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19-222
[10]   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现状及主要研究进展 [J].
李丕龙 ;
金之钧 ;
张善文 ;
庞雄奇 ;
肖焕钦 ;
姜在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