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位移终止相与突跳型前兆类型

被引:2
作者
秦保燕
汪进
刘光远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关键词
预位移; 全域; 局域; 长周期波; 震源过程; 波浪; 前兆异常; 断层面; 突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两种预位移终止相。一种是预位移在震源断层面上局部地区发生,简称为局域预位移;另一种是预位移在整个断层面上展开,称为全域预位移。这两种预位移的终止条件有重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预位移终止相的差异,从而使预位移引起的长周期波,以及由长周期波产生的突跳型前兆也产生差异。得到的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1.大多数大地震发生前的预位移属局域预位移,而中强震大多属全域预位移。2.局域预位移的震源过程为有限源传播,全域预位移为有限源与瞬时面源。前者仅有一个长周期P波,后者产生两个不同到时的长周期P波。3.局域预位移和全域预位移所引起的长周期波与它们各自的源时间函数相近。前者产生单峰型突跳前兆,后者产生双峰型突跳前兆。由这两种前兆异常类型可粗略判断未来地震的强度。4.由于大震局域预位移区的尺度与中强地震全域预位移区尺度相当,因而它们的预位移幅度相近,从而大震和中强震前大多数前兆异常幅度相近。这样从理论上解释了前兆异常幅度与震级无关这一观测事实。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组合模式与地震图上的终止震相——兼论唐山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 [J].
秦保燕 ;
汪进 .
西北地震学报, 1987, (04) :1-14
[2]   流变介质中无限平面滑动产生的长周期地震波及形变波的传播特性和时空分布 [J].
张克理 ;
冯德益 .
西北地震学报, 1987, (01) :33-41
[3]   唐山地震地面主破裂带及地震成因探讨 [J].
王景明 ;
郑文俊 ;
陈国顺 ;
杨文田 ;
陈国林 ;
潘祖寿 .
地震研究, 1981, (04) :437-450
[4]   震级标准与地震予报 [J].
郭增建 ;
秦保燕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81, (03) :6-11
[5]  
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M].国家地震局《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编辑组 编.地震出版社.1982,
[6]  
地震学原理.[M].徐果明;周蕙兰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2,
[7]  
Stable sliding preceding stick-slip on fault surfaces in granite at high pressure.[J].J. D. Byerlee;R. Summers.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197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