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制度安排与地区腐败——基于副省级城市2000—2010年的数据分析

被引:23
作者
倪星 [1 ]
陈珊珊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腐败水平; 经济结构; 制度安排; 廉政政策;
D O I
10.13471/j.cnki.jsysusse.2013.06.018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文章运用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对地区腐败水平的影响。通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发现在经济较发达的副省级城市中,经济发展已经能够起到消减腐败的作用;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消减腐败的同时又会创造新的腐败机会;政府人员规模与腐败水平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适度的政府规模有助于减少腐败。公职人员相对工资有消减腐败的作用,证实了以薪养廉的合理性;财政自主性会恶化腐败,但财政分权能够消减腐败;市委书记任期越长,该地区腐败越严重,佐证了干部任期限制和异地交流的必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5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关于以薪养廉有效性的探讨:基于中国的经验 [J].
公婷 ;
吴木銮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5) :117-129
[2]   制度建设与反腐败成效:基于跨期腐败程度变化的研究 [J].
万广华 ;
吴一平 .
管理世界, 2012, (04) :60-69
[3]   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对腐败的影响效应分析 [J].
徐静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 (02) :15-21+142
[4]   官员交流、任期与反腐败 [J].
陈刚 ;
李树 .
世界经济, 2012, 35 (02) :120-142
[5]   测量中国的财政分权 [J].
张光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6) :48-61
[7]   问题与方向:当代中国腐败与反腐败研究文献评估 [J].
倪星 ;
陈兆仓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3) :185-194
[8]   财政分权与官员腐败——基于1999-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潘春阳 ;
何立新 ;
袁从帅 .
当代财经, 2011, (03) :38-46
[9]   分税制改革、地方财政自主权与公共品供给 [J].
陈硕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4) :1427-1446
[10]   中国经济增长与腐败的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实证视角的检验 [J].
李国璋 ;
陈宏伟 ;
郭鹏 .
财贸研究, 2010, 21 (01)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