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实然与应然之间的金融纠纷非诉讼调解机制——以上海为例

被引:9
作者
余涛
沈伟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
金融纠纷; 非诉讼调解; 行业调解; 第三方调解;
D O I
10.16538/j.cnki.jsufe.2016.01.011
中图分类号
D925.14 [];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金融纠纷非诉讼调解机制的建立符合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上海金融纠纷非诉讼调解机制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虚置的第三方调解机制造成了制度资源的极大浪费;证券调解机制违反了供求关系理论和司法确认非诉调解协议的法理缺失。完善上海金融纠纷非诉讼调解机制不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可以为金融市场提供合理有效的争端解决平台。具体的改进方法可以包括:整合现有制度资源以提高其利用率;根据非诉讼调解机制的性质设置不同的激励机制;以调解协议与仲裁裁决对接的方法替代司法确认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   澳大利亚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调解机制借鉴 [J].
柳鸿生 .
中国经济周刊, 2015, (15) :21-23
[3]   论证券集团诉讼与我国证券诉讼制度的完善 [J].
于寅生 .
经济研究导刊, 2015, (09) :321-324
[4]   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以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为背景 [J].
马建威 .
政法论坛, 2013, 31 (06) :178-182
[5]   银行业消费者投诉途径及非诉争端解决机制——以英美等国为例 [J].
朱小川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3, (08) :98-104
[6]   港台加拿大金融消费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及启示 [J].
孙天琦 .
西部金融, 2013, (08) :23-28
[8]   香港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新发展及其对内地的启示 [J].
杨东 ;
文诚公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3) :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