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半干旱区林草复合优化配置与结构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13
作者
高路博
毕华兴
云雷
刘李霞
朱悦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林草复合系统; 林分密度;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25 [造林技术];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702 ; 090503 ; 0909 ;
摘要
林草复合系统是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陡坡农林复合的主要模式之一。该文在综述黄土高原林草复合模式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对黄土半干旱区林草复合优化配置与结构调控研究进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宜黄土半干旱区林草复合的造林树种为刺槐和油松,草种为以苜蓿为代表的豆科类优质牧草。并对目前晋西黄土区林分密度研究进行了分析,根据水量平衡原则确定了适宜于在黄土高原推广应用的林分合理密度计算公式。在对黄土高原林草复合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林草复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及水土保持人工林建设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晋西黄土区刺槐林种植密度对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 [J].
郭建斌 ;
赵陟峰 ;
骆汉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1) :80-84
[2]   晋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适宜密度研究 [J].
张瑞 ;
张建军 ;
赖宗瑞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4) :67-71+121
[3]   不同林草植被覆盖度的水土保持效益及适宜植被覆盖度 [J].
刘斌 ;
罗全华 ;
常文哲 ;
许小梅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6) :68-73
[4]   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合理林分密度计算与分析 [J].
武思宏 ;
朱清科 ;
余新晓 ;
张学培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1) :83-86
[5]   大凌河流域种植紫花苜蓿的水土保持及牧草双重效益 [J].
王丽英 .
现代畜牧兽医, 2007, (11) :22-22
[6]   晋西黄土丘陵区坡面刺槐林地土壤水分研究 [J].
孙中峰 ;
周玉喜 ;
朱金兆 ;
张学培 ;
李玉琛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5) :43-49
[7]   黄土区基于土壤水平衡的林草覆被率研究 [J].
毕华兴 ;
李笑吟 ;
李俊 ;
郭孟霞 ;
刘鑫 .
林业科学, 2007, (04) :17-23
[8]   黄土区刺槐和油松水土保持林合理密度的研究 [J].
张建军 ;
贺维 ;
纳磊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2) :55-59
[9]   不同密度巨桉林草复合模式初期土壤特征研究 [J].
武卫国 ;
胡庭兴 ;
周朝彬 ;
李进峰 ;
曾晓东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76-81
[10]   不同退耕模式林草初夏小气候效应 [J].
姜艳 ;
徐丽萍 ;
杨改河 ;
任广鑫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2) :162-16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