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识别和预测

被引:30
作者
章曦 [1 ,2 ]
机构
[1]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压力指数; 识别指数; 自回归移动平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次贷危机以后,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的热点。笔者选取7个代表性指标变量,使用目前主流的金融压力指数法,对2002年2月至2015年9月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研究,并首次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识别和预测统一起来。笔者首先构建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金融压力指数和分指数,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呈现整体的周期性和市场间的传染性;其次,通过建立识别指数,认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程度总体可控,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和2015年"股灾"前后,有两次明显的高危时期;再次,利用ARMA模型对风险趋势进行了拟合和预测,认为2015年年底至2016年年初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有所下降,回到2013年的平均水平,但在2016年5月又开始小幅上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最后,笔者对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金融压力对中国实体经济冲击研究 [J].
刘瑞兴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6) :147-160
[2]   基于金融压力指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研究 [J].
许涤龙 ;
陈双莲 .
经济学动态, 2015, (04) :69-78
[3]  
金融不稳定性能够预测未来的宏观经济表现吗?.[J].王妍;.数量经济研究.2015, 01
[4]   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测度——基于GARCH-Copula-CoVaR模型的研究 [J].
沈悦 ;
戴士伟 ;
罗希 .
当代经济科学, 2014, 36 (06) :30-38+123
[5]   区域性金融风险早期预警体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毛瑞丰 .
金融经济, 2014, (20) :123-125
[6]   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及应用 [J].
郑桂环 ;
徐红芬 ;
刘小辉 .
金融发展评论, 2014, (08) :50-62
[7]   SRISK系统性风险测算方法、结果及评述 [J].
王广龙 ;
熊利平 ;
王连猛 .
投资研究, 2014, 33 (04) :63-73
[8]   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方法的比较与应用 [J].
赵进文 ;
张胜保 ;
韦文彬 .
统计研究, 2013, 30 (10) :46-53
[9]   金融压力指数构建及其有效性检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刘晓星 ;
方磊 .
管理工程学报, 2012, 26 (03) :1-6
[10]  
中国金融压力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研究.[J].王妍;陈守东;.金融论坛.201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