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休克小肠再灌注损伤的研究Ⅰ.休克小肠的再灌注损伤
被引:11
作者
: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北京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
唐朝枢
苏静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北京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
苏静怡
张恩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北京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
张恩潭
机构
:
[1]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北京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
来源
:
病理生理学报
|
1985年
/ 01期
关键词
:
休克;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为研究缺血小肠的再灌注损伤,阻断家兔SMA血流1小时或35mmHg低压灌流SMA2小时,然后以90mm Hg恒压再灌注2小时。结果发现缺血小肠再灌注后出现逐渐加重的组织损伤,表现为血浆ACP活性、乳酸和镁进行性增加,小肠粘膜出血,小肠绒毛坏死和组织水肿进行性加重,以及体动脉压降低,心肌缺血损伤等。这种再灌注损伤,甚至比小肠持续缺血3小时者更严重。本文对缺血小肠再灌注损伤在休克发病学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休克不可逆发展的小肠机制
[J].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唐朝枢
.
生理科学,
1984,
(01)
:7
-12
[2]
休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的研究——小肠缺血在休克发病学中的作用
[J].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唐朝枢
;
苏静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苏静怡
.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1,
(04)
:277
-281
[3]
临床生化检验[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编, 1981
←
1
→
共 3 条
[1]
休克不可逆发展的小肠机制
[J].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唐朝枢
.
生理科学,
1984,
(01)
:7
-12
[2]
休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的研究——小肠缺血在休克发病学中的作用
[J].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唐朝枢
;
苏静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苏静怡
.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1,
(04)
:277
-281
[3]
临床生化检验[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编, 198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