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13
作者
刘修泽
李玉龙
王文波
段妍
柴雨
王小林
董婧
机构
[1]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鱼类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物种多样性; 辽东湾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2.4 [鱼类资源调查];
学科分类号
090803 ;
摘要
根据2006年夏季(8月)、冬季(11月)和2007年春季(4月)、秋季(10月)在辽东湾北部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多元分析方法等研究了辽东湾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出现鱼类39种,隶属于8目23科35属,种类组成以暖温性和暖水性鱼类为主。优势种有较明显的季节更替,季节性优势种包括矛尾虾虎鱼、斑尾复虾虎鱼、小黄鱼、梭鱼、印度鲬、大银鱼和黄,无四季共有优势种,季节性优势种组成较1998年发生较大变化。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Margaler物种丰富度指数D(0.40~1.6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0.39~1.45)、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J'(0.43~0.75),方差分析表明,3种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ONSIM)表明鱼类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小黄鱼、矛尾虾虎鱼、斑尾复虾虎鱼、斑、黄、梭鱼、印度鲬、蓝点马鲛、横带高鳍虾虎鱼、焦氏舌鳎是造成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分歧种。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和BVSTEP分析表明,水温是影响辽东湾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本研究可为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55 / 116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辽宁省近岸海域的渔业资源结构 [J].
刘修泽 ;
董婧 ;
于旭光 ;
孙明 ;
王彬 ;
王小林 .
海洋渔业, 2014, 36 (04) :289-299
[2]   蓝点马鲛大网目流刺网的选择性研究 [J].
尤宗博 ;
李显森 ;
赵宪勇 ;
王新良 ;
孙珊 ;
孙中之 ;
朱建成 .
水产学报, 2014, 38 (02) :289-296
[3]   辽东湾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 [J].
高音 ;
刘明勇 ;
汤勇 ;
李九奇 ;
邢彬彬 .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3, 28 (02) :211-216
[4]   黄海典型断面渔业资源结构的季节变化 [J].
单秀娟 ;
孙鹏飞 ;
金显仕 ;
戴芳群 .
水产学报, 2013, 37 (03) :425-435
[5]   围填海工程对辽宁省近海渔业资源的影响及对策 [J].
高文斌 ;
刘修泽 ;
段有洋 ;
董婧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9, 24(S1) (S1) :163-166
[6]   渤海渔业生物生殖群体结构及其分布特征 [J].
李显森 ;
牛明香 ;
戴芳群 .
海洋水产研究, 2008, (04) :15-21
[7]   捕捞对海洋鱼类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J].
程家骅 ;
姜亚洲 .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02) :359-366
[8]   辽东湾北部河口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J].
郑建平 ;
王芳 ;
华祖林 .
东北水利水电, 2005, (10) :47-50
[9]   东海中部鱼类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J].
李圣法 ;
程家骅 ;
李长松 ;
李建生 .
海洋渔业, 2005, (02) :113-119
[10]   黄、东海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 [J].
程济生 ;
俞连福 .
水产学报, 2004, (01) :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