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米亚罗亚高山地区云杉林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18
作者
刘庆
尹华军
吴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3] 成都
关键词
云杉林; 群落; 结构; 米亚罗;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3.06.009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米亚罗地区是典型的亚高山针叶林分布区域,也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地区。本文分析了该区云杉原始林的种类组成、层片结构、云杉径级和高度分布格局。调查样地共有37种植物,隶属于22科30个属,其中主要以温带成分的小叶型、草质、中高位芽植物为主。群落层次结构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四个层次,乔木层郁闭度一般为0 6~0 8,云杉为乔木层的绝对优势树种,占70%以上,平均树高在17m左右,胸径在8~25cm之间。云杉高度主要集中在18~22m和8~12m两个区间,分别占云杉总个体数54 4%和25 0%;而胸径主要集中在25cm和30cm两个径级,占总数的52 6%,二者都表现为主林层和次林层的集中分布格局。与云杉人工林群落相比较,原始林层次结构复杂、物种丰富度高,生态功能强,可将其群落结构作为诊断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695 / 7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藏东缘岷江上游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动态 [J].
赵常明 ;
陈庆恒 ;
乔永康 ;
潘开文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S1) :20-29
[2]   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吴彦 ;
刘庆 ;
乔永康 ;
潘开文 ;
赵常明 ;
陈庆恒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6) :648-655
[3]   秦岭山地云杉林结构特征与更新动态的研究 [J].
高甲荣 ;
肖斌 ;
陈海滨 ;
刘满堂 .
林业科学, 2000, (S1) :104-109
[4]   论川西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J].
李承彪 .
四川林业科技, 1987, (02) :21-27
[5]   川西亚高山森林植被的区系、种间关联和群落排序的生态分析 [J].
蒋有绪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2, (04) :281-301
[6]   四川亚高山针叶林植被的群落结构与组成特点 [J].
杨启修 .
四川林业科技, 1980, (04) :31-37
[7]   川西米亚罗、马尔康高山林区生境类型的初步研究 [J].
蒋有绪 .
林业科学, 1963, (04) :321-335
[8]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学研究[M].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刘庆主编, 2002
[9]  
云杉种群生态学[M].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江洪著, 1992
[10]  
四川森林生态研究[M].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承彪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