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头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群落演替研究

被引:23
作者
李中强 [1 ]
任慧 [1 ]
郝孟曦 [1 ]
张萌 [2 ]
徐军 [3 ]
机构
[1]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物种替代; 水生植物; 群落结构; 演替; 斧头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2009年调查结果,结合分析前人研究资料,研究了斧头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8—2009年近20年间斧头湖水生植物种类和优势种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一些对干扰较为敏感的种类如睡莲已经消失,原来的优势种如微齿眼子菜、密齿苦草和轮叶黑藻等变为亚优势种或伴生种;同时出现一些人工栽培外来水生植物。斧头湖水生植被由20世纪50年代的自然演替到目前阶段人为控制下的人工演替,群落演变剧烈,其水生植被覆盖面积、群丛数量和结构以及水生植被总生物量均变化明显,经历一个多(高)—少(低)—多(高)过程。研究表明围网养殖、刈割、引种等人为活动、水生植物生活史、繁殖策略以及水位波动等自然因素可能是引起斧头湖水生植被演变剧烈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018 / 10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 [J].
方精云 ;
王襄平 ;
沈泽昊 ;
唐志尧 ;
贺金生 ;
于丹 ;
江源 ;
王志恒 ;
郑成洋 ;
朱江玲 ;
郭兆迪 .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06) :533-548
[2]   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及其沼泽化 [J].
谷孝鸿 ;
张圣照 ;
白秀玲 ;
胡维平 ;
胡耀辉 ;
王晓蓉 .
生态学报, 2005, (07) :1541-1548
[3]   湖北省五大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J].
彭映辉 ;
简永兴 ;
王建波 ;
倪乐意 ;
不详 .
水生生物学报 , 2004, (05) :464-470
[4]   武汉东湖水生植被现状调查及群落演替分析 [J].
吴振斌 ;
陈德强 ;
邱东茹 ;
刘保元 .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08) :54-58+62
[5]   汉江水生植物群落的结构与数量特征 [J].
吴中华 ;
于丹 ;
王东 ;
夏盛林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118-124
[6]   太湖北部滨岸区水生植被自然修复观测研究 [J].
杨龙元 ;
梁海棠 ;
胡维平 ;
季江 ;
陈伟民 ;
濮培民 ;
蔡启铭 .
湖泊科学, 2002, (01) :60-66
[7]   东太湖水生植被及其沼泽化趋势 [J].
张圣照 ;
王国祥 ;
濮培民 ;
千金良·达哉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9, (02) :2-7
[8]   武汉东湖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 [J].
严国安 ;
马剑敏 ;
邱东茹 ;
吴振斌 .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04) :24-32
[9]   东太湖围网养鱼后生态环境的演变 [J].
杨清心,李文朝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2) :101-106
[10]   水生植物群落动态与演替的研究 [J].
于丹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4) :37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