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2 条
北山柳园地区中志留世埃达克质花岗岩类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48
作者:
毛启贵
[1
,2
,3
]
肖文交
[1
]
韩春明
[1
]
孙敏
[4
]
袁超
[5
]
张继恩
[1
]
敖松坚
[1
]
李继亮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3]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4]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5]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埃达克岩;
板片熔融;
LA-ICP MS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地壳增生;
北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北山柳园地区发育的埃达克质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为钙碱性岩浆系列,具有较高SiO2(>56%),Al2O3(>15%)和较低的MgO(<3%)含量,Na2O>K2O;并且具有高的Sr含量(>400×10-6)和Sr/Y比值;样品轻重稀土强烈分异(La/Yb)N=18~86,强烈亏损重稀土Yb与Y,具有不明显的Eu异常(δEu=0.90~0.95);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HREE、高场强元素(HFSE:Nb、Ta),与世界上典型的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相似。然而样品具有相对高的(87Sr/86Sr)1(0.70635~0.70636)和相对低的εNd(t)(-0.8~-0.9),以及锆石具有相对较低的εHf(t)(-0.8~+2.7)同位素特征,比典型的俯冲洋壳熔融形成埃达克岩具有更多的放射成因,推测可能是源区加入了地壳物质/沉积物/或特殊的洋壳(OIB/E-MORB)熔融,以及侵位过程中地壳物质的混染所造成的。埃达克质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锆石LA-ICPMS年龄为424±4Ma,代表了花岗岩埃达克花岗岩的结晶年龄。花牛山岛孤带在中晚志留世时期具有较高的地热梯度,发育了大面积高εNd(t)钙碱性花岗岩和区域围岩发生了高温变质作用。因此,柳园埃达克岩是由于热的洋壳向花牛山岛弧地体俯冲过程中熔融形成的,俯冲洋壳熔融是本地区早古生代大规模地壳增生的重要方式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84 / 596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