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杨艳君 [1 ,2 ]
王宏富 [1 ]
郭平毅 [1 ]
王玉国 [1 ]
原向阳 [1 ]
邢国芳 [1 ]
邵东红 [1 ]
祁祥 [1 ]
解丽丽 [1 ]
聂萌恩 [1 ]
郭俊 [1 ]
宁娜 [1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山西省晋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杂交谷;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施肥; 密度; 产量; 光合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5 [粟(谷子、小米)];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研究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氮、磷、钾、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显著正相关。单因素氮、行距、磷、钾对产量和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氮肥和行距影响较大,而磷和钾肥影响较小。单因素行距、株距和氮对叶面积指数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以及株距和行距的缩小,叶面积指数均表现先增后减趋势。单因素施氮和钾水平对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钾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所研究的5个因素中,施氮水平、施钾水平以及株距之间交互作用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施钾水平与施氮水平、株距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该5因素与产量间回归关系极显著,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使产量大于6200kg/hm2的优化因素取值的95%的置信区间为施氮(N)178~197 kg/hm2、磷(P2O5)88~101 kg/hm2、钾(K2O)54~67 kg/hm2、行距为22~24 cm、株距为12~13 cm。
引用
收藏
页码:566 / 5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密度、氮肥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曹倩 ;
贺明荣 ;
代兴龙 ;
门洪文 ;
王成雨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4) :815-822
[2]   谷子杂交种灌浆期光合性能研究 [J].
樊修武 ;
池宝亮 ;
张冬梅 ;
黄学芳 ;
张伟 .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39 (03) :227-229
[3]   施肥对生土地谷子根苗生长及根际土壤酶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J].
杨珍平 ;
张翔宇 ;
苗果园 .
核农学报, 2010, 24 (04) :802-808
[4]   山西褐土长期施钾和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和钾素平衡的影响 [J].
王宏庭 ;
金继运 ;
王斌 ;
赵萍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4) :801-808
[5]   行株距配置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J].
李娜娜 ;
李慧 ;
裴艳婷 ;
石玉华 ;
田奇卓 ;
谢连杰 ;
王树亮 ;
刘鑫 ;
徐凤娇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14) :2869-2878
[6]   谷子新品种播期、密度与施肥的复因子试验 [J].
李书田 ;
赵敏 ;
刘斌 ;
柴晓娇 ;
张立媛 ;
李艳红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 (03) :33-34
[7]   行距与肥密配置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薛盈文 ;
于立河 ;
郭伟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8, (05) :873-876
[8]   灌浆期谷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相关影响因子的研究 [J].
钟岩 ;
周吉锋 ;
祁宏英 ;
牟金明 .
吉林农业科学, 2008, (02) :5-7
[9]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 [J].
吕丽华 ;
陶洪斌 ;
夏来坤 ;
张雅杰 ;
赵明 ;
赵久然 ;
王璞 .
作物学报, 2008, (03) :447-455
[10]   氮、钾水平对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J].
邹铁祥 ;
戴廷波 ;
姜东 ;
荆奇 ;
曹卫星 .
作物学报, 2007, (10) :1667-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