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株距配置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被引:47
作者
李娜娜
李慧
裴艳婷
石玉华
田奇卓
谢连杰
王树亮
刘鑫
徐凤娇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 行株距配置; 品种类型; 群体光合; 产量构成;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行株距配置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不同类型品种超高产栽培的行株距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多穗型济麦20和大穗型山农8355为材料,探讨5种行株距配置对产量构成及生育后期光合、衰老特性等指标的调控作用。【结果】均等行株距和窄行宽株距可显著提高孕穗至花后7d的叶面积系数和群体净光合速率。旗叶净光合速率随着行距扩大和株距的缩小而提高,且提高幅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不同行株距处理的抗氧化酶活性与旗叶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与丙二醛含量相反。大穗型山农8355灌浆中后期抗衰特性和光合速率优于中多穗型济麦20。光合速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不显著,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构成三因素的相关显著性因生育进程而呈现较大差异,群体与旗叶光合速率自开花14d开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行株距配置可有效调控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并最终影响籽粒产量;宽行窄株距可改善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延缓衰老;实现高产的最佳行株距配置依品种类型而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869 / 28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群体分布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光能利用的影响[J]. 杨国敏,孙淑娟,周勋波,陈雨海,齐林,高会军,刘岩.应用生态学报. 2009(08)
[2]   冬小麦种群不同分布方式对农田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 [J].
孙淑娟 ;
周勋波 ;
陈雨海 ;
杨国敏 ;
徐德力 ;
杨荣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S2) (S2) :27-31
[3]   行距配置对‘兰考矮早八’小麦后期群体冠层结构及其微环境的影响 [J].
杨文平 ;
郭天财 ;
刘胜波 ;
王晨阳 ;
王永华 ;
马冬云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2) :485-490
[4]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 [J].
吕丽华 ;
陶洪斌 ;
夏来坤 ;
张雅杰 ;
赵明 ;
赵久然 ;
王璞 .
作物学报, 2008, (03) :447-455
[5]   小麦灌浆过程中旗叶光合及抗氧化代谢与氮素营养关系研究 [J].
蔡瑞国 ;
张敏 ;
尹燕枰 ;
王平 ;
张体彬 ;
顾锋 ;
戴忠民 ;
梁太波 ;
邬云海 ;
王振林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1) :53-62
[6]   产量15000kg·ha以上夏玉米灌浆期间的光合特性 [J].
黄振喜 ;
王永军 ;
王空军 ;
李登海 ;
赵明 ;
柳京国 ;
董树亭 ;
王洪军 ;
王军海 ;
杨今胜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09) :1898-1906
[7]   播种方式对两类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J].
李娜娜 ;
田奇卓 ;
裴艳婷 ;
谢连杰 ;
刘国伟 ;
王树亮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7, (03) :508-513
[8]   不同行距对冬小麦麦田蒸发、蒸散和产量的影响 [J].
孙宏勇 ;
刘昌明 ;
张喜英 ;
陈素英 ;
裴冬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3) :22-26
[9]   大穗型和中穗型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差异及其与粒重和产量的关系(英文) [J].
王小燕 ;
于振文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10) :1976-1982
[10]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研究 [J].
郭天财 ;
王之杰 ;
胡廷积 ;
朱云集 ;
王晨阳 ;
王化岑 ;
王永华 .
作物学报, 2001, (05) :6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