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道德敏感的生成性制约及其超越——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视角

被引:12
作者
闫兵 [1 ,2 ]
杜时忠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 郑州工业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道德敏感; 实践逻辑; 制约; 布迪厄;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6.18.015
中图分类号
G451.6 [教师职责与修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本文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视角,探究"时间"的即时性、紧迫性、不可逆性,"惯习"的内在性、持久性、驱动性,"场域"的独立性、关系性、斗争性对教师道德敏感生成性的制约问题,并试图提出教师道德敏感生成性的可能路径,包括清楚认识道德实践中"时间"的瞬息变化、积极探索面临道德问题时已形成的"惯习"的内在运行轨迹和切实处理好德育"场域"中的各种关系等。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伦理学是什么.[M].何怀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78-7-301-05560-1
[2]  
实践感.[M].(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著;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
[3]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M].(法)亨利·柏格森(HenriBergson)著;王作虹;成穷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4]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 [J].
石鸥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4 (01) :9-11
[5]   再论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 [J].
高德胜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5, (05) :1-7
[6]   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 [J].
高德胜 .
教育学报, 2009, 5 (03) :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