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地面沉降防治管理

被引:6
作者
张阿根
机构
[1] 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上海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质生态环境系统; 城市地质; 可持续发展; 城市管理; 监测网络体系; 上海市;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5.01.001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上海的地面沉降在国内外具有典型性。沉降洼地的形成与发展在城市防汛、城区地面积水、重大线型工程差异沉降影响等方面对上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地面沉降也通过洪涝、潮汛等显性灾害的成灾风险与致灾频率的增加,而体现出缓变型灾害的本质。上海目前已对全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有序管理,建立了覆盖全市整个陆域与第四纪地层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体系,并融入了自动化测控与GPS监测等高新技术手段。同时密切结合城市总体建设发展规划,开展针对性的专题研究,深化城市地质工作,并注重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联动。以科学有效的管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地区经济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 / 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的危害及防治对策——以天津市为例 [J].
刘杜娟 .
海洋地质动态, 2004, (01) :1-7+1
[2]   我国地面沉降模拟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J].
薛禹群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3, (05) :1-5
[3]   上海地面沉降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J].
张阿根 ;
魏子新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2, (05) :72-75
[4]   上海洪涝灾害的地面沉降因素及其长期影响 [J].
魏子新 ;
曾正强 .
上海地质, 2001, (02) :12-15
[5]   关于地下水开采引发地面沉降灾害的思考 [J].
陈崇希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 (01) :45-48+60
[6]   天津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及效果 [J].
吴铁钧 ;
金东锡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8, (02)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