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甙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2
作者
麦水强 [1 ]
闫玉欣 [1 ]
丁刚 [1 ]
廖长征 [2 ]
李有国 [1 ]
黄梅英 [1 ]
机构
[1]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儿科
[2] 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医院
关键词
黄芩甙; 细菌性脑膜炎; 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2 [中医儿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0 ;
摘要
目的:探索黄芩甙对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63例细菌性脑膜炎病儿随机分为2组,疾病对照组31例单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抗生素+黄芩甙治疗。采用E lisa法、G riess法检测两组病儿治疗前后的血浆及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一氧化氮(NO)的水平,比较两组病儿的临床疗效、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病儿血浆及脑脊液TNF-α、IL-1及NO水平均低于疾病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疾病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③治疗组的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率低于疾病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芩甙对细菌性脑膜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体内TNF-α、IL-1、NO等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948 / 295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临床意义 [J].
崔晓波 ;
陈凤明 .
临床医学, 2005, (04) :8-10
[2]   黄芩甙对新生鼠脑血肿继发脑水肿的治疗研究 [J].
颜晓华 ;
杨于嘉 ;
刘苡 .
小儿急救医学, 2004, (04) :221-223
[3]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变化的研究 [J].
高峰 ;
夏哲智 ;
水泉祥 .
中华儿科杂志, 2001, (09) :21-23
[4]   黄芩甙、地塞米松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细胞因子的影响 [J].
俞燕 ;
杨于嘉 ;
陶永光 ;
尹飞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 (06) :519-521
[5]   大鼠脑水肿脑组织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的改变及黄芩甙对其影响 [J].
尹飞 ;
杨于嘉 ;
虞佩兰 ;
俞燕 ;
陶永光 ;
毛定安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07) :524-526
[6]   黄芩甙与甘露醇、地塞米松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保护作用比较 [J].
曹励之 ;
俞燕 ;
杨于嘉 ;
陶永光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 (02) :109-112
[7]   黄芩甙对百日咳菌液致大鼠脑水肿的保护作用 [J].
杨于嘉 ;
朱彩云 ;
陈翔 ;
黄榕 ;
李新中 .
中华医学杂志, 1998, (08)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