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新生代盆地结构差异性研究

被引:14
作者
邱桂强
王勇
熊伟
崔营滨
丁桔红
尹丽娟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构造样式; 半地堑; 走滑断陷; 地质结构; 济阳坳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6.00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几何特征、构造样式、伸展和沉降历史、叠置方式、主控因素与动力学机制等方面对济阳坳陷不同凹陷结构演化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凹陷的长轴与短轴比体现了盆地的演化程度,控制了中央隆起带的形成;构造样式类型的差异与距郯庐、兰聊断裂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走滑构造样式越发育,距离越远伸展构造样式越发育;凹陷伸展强度、沉积中心具有从西南向东北迁移的趋势;凹陷早期形成的半地堑被晚期发育的伸展断陷/走滑断陷叠加、改造,地质结构复杂化;郯庐、兰聊2个走滑构造体系的活动,以及深部地幔物质的上涌和迁移控制了不同凹陷成因和结构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11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陈家庄凸起及北坡油气成藏差异性 [J].
彭传圣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2) :16-20+111
[2]   济阳坳陷青东凹陷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 [J].
杨贵丽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1) :7-10+111
[3]   中、新生代渤海湾盆地区演化与上古生界煤成气成藏 [J].
李伟 ;
吴智平 ;
刘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1) :13-16+111
[4]  
中国东部陆相盆地的层次结构、油气成藏体系与隐蔽油气藏特征——以济阳坳陷为例[J]. 徐怀民,徐朝晖,张善文,王志高,王永诗.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
[5]   半地堑式断陷盆地的油气成藏模式——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为例 [J].
董清水 ;
赵占银 ;
刘招君 ;
郭巍 ;
黄湘通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1) :43-47
[6]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特征 [J].
王颖 ;
赵锡奎 ;
高博禹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2) :181-187
[7]   渤海新构造运动控制晚期油气成藏 [J].
龚再升 ;
王国纯 .
石油学报, 2001, (02) :1-7+119
[8]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层系区域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 [J].
赵文智 ;
池英柳 .
石油学报, 2000, (01) :10-15+3
[9]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宗国洪 ;
肖焕钦 ;
李常宝 ;
施央申 ;
王良书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3) :275-282
[10]   济阳运动的特点及其对济阳拗陷的影响 [J].
陈嘉树 .
石油实验地质, 1993, (01) :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