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生代渤海湾盆地区演化与上古生界煤成气成藏

被引:20
作者
李伟 [1 ]
吴智平 [1 ]
刘华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盆地演化; 煤成气成藏; 上古生界; 中、新生代; 渤海湾盆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9.01.00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中、新生代渤海湾盆地区演化过程及典型区带上古生界煤成气成藏条件的详细分析,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演化过程可划分为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侏罗—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7个主要期次;依据早—中侏罗世、晚侏罗—早白垩世、古近纪沉积区与剥蚀区的叠加关系,可划分为持续沉降型、复合沉剥型、持续隆剥型3大类型的叠合单元,其中复合沉剥型又可细分为中沉新剥型、中剥新沉型、中复新沉型和中复新剥型4小类;对于寻找源自上古生界煤系源岩的煤成气藏而言,中剥新沉和中复新沉型最有利,持续沉降型较有利,中沉新剥型较不利,中复新剥型和持续隆剥型最不利。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111 +111-1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淮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选择 [J].
刘敬强 ;
高小洁 ;
朱全胜 ;
普明闯 ;
姜燕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2) :37-39+113
[2]   勘探还要重视渤海湾 [J].
贾承造 .
中国石油企业, 2007, (05) :43-43
[3]   济阳坳陷沾车地区中生界沉积体系 [J].
王锋 ;
解习农 ;
刘晓峰 ;
杜学斌 ;
武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2) :42-46+113
[4]   华北东部地区盆地叠合特征与古生界生烃史 [J].
胡宗全 .
现代地质, 2006, (04) :585-591
[5]   华北地区上古生界二次生烃及成藏条件特征 [J].
张英利 ;
赵长毅 ;
朱炎铭 .
沉积学报, 2006, (05) :747-755
[6]   中国石化东部探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前景 [J].
张忠民 ;
龙胜祥 ;
许化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20-425
[7]   华北地区东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前景 [J].
张忠民 ;
李春生 ;
龙胜祥 ;
许化政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3) :330-334
[8]   济阳坳陷中生代地层剥蚀厚度、原始厚度恢复及原型盆地研究 [J].
李伟 ;
吴智平 ;
周瑶琪 .
地质论评, 2005, (05) :29-38
[9]   华北早中三叠世盆地恢复与古生界生烃 [J].
许化政 ;
周新科 ;
高金慧 ;
王兴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329-336
[10]   文留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生烃史及生烃潜力 [J].
许化政 ;
周新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4) :400-40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