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来浙江省早稻推广品种的性状分析

被引:3
作者
石春海
孙国昌
吴建国
毛雪琴
申宗坦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学系
[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 浙江大学农学系 浙江杭州
[4] 浙江杭州
关键词
早籼稻; 品种; 水稻育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分析了近 4 0年来浙江省推广早籼稻品种的性状改良趋势。在 6 0— 90年代推广品种的播齐历期除 70年代较长外 ,其它年代选育品种都在 78天左右。近年来选育品种的株高有所增加 ,其营养生长更为旺盛。品种穗部性状 (穗长、每穗颖花数和每穗实粒数 )随着选育年代的推后而递增 ,分别为 6 0年代选育品种的 10 3.1%~ 10 5 .1% ,10 4 .9%~ 12 2 .8%和 10 6 .4 %~ 133.4 %。与 6 0年代选育的品种相比较 ,70— 90年代品种的抗瘟性和抗谱已分别从 3.5级提高到 2 .7级和 4 4 .2 %提高到 5 4 .5 %。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南方稻区早灿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演变 [J].
姚文辉 ;
梁康迳 ;
周以飞 .
福建稻麦科技, 1998, (01) :10-12
[2]   新育成籼稻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和展望 [J].
熊振民 ;
闵绍楷 ;
申宗坦 ;
邱鸿步 ;
孔繁林 ;
王国梁 .
中国农业科学, 1986, (06)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