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涪陵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演化特征

被引:12
作者
郭川 [1 ]
李国蓉 [1 ,2 ]
杨莹莹 [1 ]
解发川 [1 ]
董文玉 [1 ]
唐锰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
关键词
长兴组; 层序地层; 沉积相演化; 海侵体系域; 高水位体系域; 川东南涪陵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川东南涪陵地区长兴组沉积构造背景认识的基础上,以Vail的经典层序地层学和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为指导,采用野外露头、岩心及测井等多种分析手段,通过对层序界面、相序、叠置结构、测井曲线等的综合识别分析,将川东南涪陵地区长兴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进一步研究了涪陵地区层序格架内长兴组沉积相垂向及平面上的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从层序演化的角度研究了长兴组沉积时期礁滩体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长兴组下部三级层序海侵体系域(TST)时期涪陵地区礁滩体不发育,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礁滩体较发育;上部三级层序沉积时期礁滩体均有发育,TST时期礁滩体的发育规模明显小于HST时期的礁滩体规模。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与天然气勘探.[M].汪泽成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2]   川东南地区茅口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浅析 [J].
罗鹏 ;
李国蓉 ;
施泽进 ;
周大志 ;
汤鸿伟 ;
张德明 .
岩性油气藏, 2010, 22 (02) :74-78+139
[3]   四川盆地东部五百梯地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特征 [J].
文华国 ;
郑荣才 ;
党录瑞 ;
郑超 ;
赵灿 ;
王鹏飞 .
岩性油气藏, 2010, 22 (02) :24-31
[4]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研究 [J].
张富贵 ;
刘家铎 ;
孟万斌 .
岩性油气藏, 2010, 22 (01) :30-36
[5]   川南麻柳场—大塔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研究 [J].
刘娟 ;
田景春 ;
张翔 ;
王文之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3) :70-75
[6]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典型气藏解剖与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J].
徐樟有 ;
宋丽 ;
吴欣松 ;
陈策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2) :7-11
[7]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格局及成藏控制意义 [J].
倪新锋 ;
陈洪德 ;
田景春 ;
韦东晓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4) :458-465
[8]   四川通江—南江—巴中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模式 [J].
牟传龙 ;
马永生 ;
谭钦银 ;
余谦 ;
王瑞华 .
地质学报, 2007, (06) :820-826
[9]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期沉积特征与沉积格局 [J].
马永生 ;
牟传龙 ;
郭旭升 ;
谭钦银 ;
余谦 .
地质论评, 2006, (01) :25-29+153
[10]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 [J].
马永生 ;
牟传龙 ;
郭彤楼 ;
谭钦银 ;
余谦 .
地学前缘, 2005, (03) :17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