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因素视域下贫困人口代际传递特征研究

被引:10
作者
吴继煜 [1 ]
周鹏飞 [2 ]
贾洪文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2]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贫困人口代际传递; 多维贫困; 破解路径; Logit模型;
D O I
10.16405/j.cnki.1004-129X.2021.04.002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407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后扶贫治理时代贫困人口进入多维贫困与相对贫困交织并存的贫困新状态。在减贫发展进程中,贫困代际传递作为贫困问题的"内生抵抗力量",将直接影响中国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厘清贫困代际传递的演化动态与内生因素,寻找促进社会代际流动的破解路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推动贫困治理的有效方式。文章基于2010-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构成的混合截面数据,通过构建Logit和Probit模型研究贫困代际传递发生率的区域动态演变特征,实证分析各维度的贫困代际传递及其多维内生因素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贫困代际传递发生率要高于绝对贫困发生率,缓解相对贫困问题任重道远。因父辈资源禀赋贫乏遗传到子辈,子女容易重刻父辈的贫困境遇,贫困人口长期不能摆脱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不只是其家庭内部、个人禀赋和自然环境等因素,还有制度设计、政策执行以及资源分配等多重影响,扶贫减贫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复杂社会系统。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父辈禀赋均对贫困代际传递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生活态度消极、物质资本缺乏以及教育贫困产生的影响最大。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有效脱贫和可持续脱贫,可以从提振贫困群体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发展本土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完善农村教育反贫困政策体系、践行健康扶贫政策、拓展贫困群体相互合作新路径等方面着手,协同合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31]   主观贫困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2—2013)的实证研究 [J].
刘波 ;
王修华 ;
彭建刚 .
中国软科学, 2017, (07) :139-151
[33]   中国居民贫困代际传递:空间分布、动态趋势与经验测度 [J].
卢盛峰 ;
潘星宇 .
经济科学, 2016, (06) :5-19
[34]   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内生原因与破解路径 [J].
王志章 ;
刘天元 .
农村经济, 2016, (05) :74-79
[35]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代际传递变动趋势:2002—2012 [J].
徐晓红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3) :5-17
[36]   富爸爸、穷爸爸和子代收入差距 [J].
李任玉 ;
杜在超 ;
何勤英 ;
龚强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1) :231-258
[37]   收入流动性、代际传递与农村反贫困——异质性视角下新疆30个贫困县的实证分析 [J].
谢婷婷 ;
司登奎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4, 16 (01) :62-68
[38]   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实证研究 [J].
张立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6) :45-50
[39]   农村贫困家庭代际传递研究——基于CHNS数据的分析 [J].
林闽钢 ;
张瑞利 .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1) :29-35
[40]   破解中国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探析 [J].
王瑾 .
社会主义研究, 2008, (01) :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