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的空间多型态特征

被引:16
作者
胡景高 [1 ,2 ]
周兵 [2 ]
徐海明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空间型态; 年际变化; 大气环流; 海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该文比较了不同站点分布情况下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基本空间型态,发现较高分辨率的站点分布能得到更细化的空间型态。1979—2010年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基本空间型态主要包括南部型、长江型和江淮型。年际变化上,梅雨期降水的南北反位相特征更加明显;而长江型梅雨期降水较其他两个型态而言相对独立。回归分析表明,3种降水型态所对应的东亚夏季风环流子系统的位置、季风经圈环流及梅雨期水汽输送等均存在明显差别,其中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EAP)和欧亚遥相关型(EU)对南部型降水有显著影响。1979年以来,前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主要影响我国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梅雨期降水,而江淮型梅雨期降水与热带海温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54 / 5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近50年长江中下游春季和梅雨期降水变化特征 [J].
邓汗青 ;
罗勇 .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24 (01) :23-31
[2]   华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客观分区及时间变化特征 [J].
赵翠光 ;
李泽椿 .
应用气象学报, 2012, 23 (06) :641-649
[3]   中国夏季淮河和江南梅雨期降水异常年际变化的气候背景及其比较 [J].
马音 ;
陈文 ;
王林 .
气象学报, 2011, 69 (02) :334-343
[4]   典型南涝(旱)北旱(涝)梅雨大气环流特征差异及动力诊断分析 [J].
牛若芸 ;
苏爱芳 ;
马杰 ;
吕学东 .
大气科学, 2011, 35 (01) :95-104
[5]   近52年江淮梅雨的降水分型 [J].
胡娅敏 ;
丁一汇 ;
廖菲 .
气象学报, 2010, 68 (02) :235-247
[6]   中国梅雨雨带年代际尺度上的北移及其原因 [J].
司东 ;
丁一汇 ;
柳艳菊 .
科学通报, 2010, 55 (01) :68-73
[7]   长江中下游梅雨与北太平洋大气热源诊断分析 [J].
毛文书 ;
巩远发 ;
彭骏 ;
李国平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2) :240-246
[8]   江淮梅雨和赤道太平洋区域海温变化的关系 [J].
钱维宏 ;
朱江 ;
王永光 ;
符娇兰 .
科学通报, 2009, (01) :79-84
[9]   江淮梅雨分区特征的比较研究 [J].
闵屾 ;
钱永甫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8, (01) :19-27
[10]   江淮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及异常年特征分析 [J].
竺夏英 ;
何金海 ;
吴志伟 .
科学通报, 2007, (08) :95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