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分则物权编应当规定物权法定缓和原则

被引:62
作者
杨立新
机构
[1] 天津大学法学院
[2]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关键词
物权法定; 物权法定缓和; 秩序; 自由; 民法分则物权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物权法定和物权法定缓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统一构成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以保障市民社会物权领域的秩序和自由。我国《物权法》只规定了物权法定原则,没有规定物权法定缓和,使物权法定原则过于僵固并绝对化,因而对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型物权无法予以确认,限制了物权领域的私法自治,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民法总则》第119条规定了物权法定原则,也没有规定物权法定缓和,仍然是不全面的,难以实现民法物权领域的秩序与自由的统一。因此,在制定民法分则物权编时,应当规定好物权法定缓和,使民法典能够顺应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实现经济转型的需求,使新出现的物权能够得到确认,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市场的立法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民法总则民事权利章评述 [J].
李永军 .
法学家, 2016, (05) :60-75+177
[2]   论物权法定原则缓和的正当性 [J].
陈亮 ;
徐正 .
经济研究导刊, 2015, (09) :306-308
[3]   物权法定与意思自治——解读我国《物权法》的两把钥匙 [J].
申卫星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5) :134-143
[4]   后让与担保:一个正在形成的习惯法担保物权 [J].
杨立新 .
中国法学, 2013, (03) :74-84
[6]   论物权法定原则之缓和 [J].
李先波 ;
罗小红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40 (03) :52-55
[9]   作为动产担保方式之一的让与担保 [J].
关涛 .
政法论丛, 2008, (02)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