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新生代沉降特征

被引:26
作者
张云帆 [1 ,2 ]
孙珍 [1 ]
郭兴伟 [3 ]
周蒂 [1 ]
姜建群 [4 ]
樊浩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4]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构造沉降史; 回剥反演; 沉降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利用回剥技术对琼东南盆地进行了沉降史计算和分析,主要包括北部坳陷带的崖北凹陷、崖南凹陷,中央坳陷带的乐东凹陷,和南部坳陷带的华光凹陷。按照地震测线的分布和凹陷特征,我们共选取了30口模拟井进行一维沉降史计算,并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8口井,分析他们在不同时期的构造沉降速率与总沉降速率。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琼东南盆地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的沉降幕:(1)始新世至渐新世,盆地处于裂陷期,构造沉降速率较大,平均为81m.Ma-1,沉降中心位于中央坳陷带。(2)早中新至中中新世,盆地由裂陷期向坳陷期转化,平均构造沉降速率减小至68m.Ma-1;(3)晚中新世以后,盆地进入新一期的沉降阶段,平均构造沉降速率增加至84m.Ma-1;上新世以后,中央坳陷带发生快速沉降,达到了110m.Ma-1。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琼东南盆地新生代发育机制的模拟研究 [J].
谢文彦 ;
张一伟 ;
孙珍 ;
姜建群 .
地学前缘, 2008, (02) :232-241
[2]   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地壳减薄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J].
张云帆 ;
孙珍 ;
周蒂 ;
郭兴伟 ;
施小斌 ;
吴湘杰 ;
庞雄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2) :1609-1616
[3]   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与强烈沉降机制的分析和模拟 [J].
孙珍 ;
钟志洪 ;
周蒂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3) :347-356
[4]   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与成因机制 [J].
谢文彦 ;
张一伟 ;
孙珍 ;
姜建群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1) :71-78
[5]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裂陷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 [J].
李绪宣 ;
钟志洪 ;
董伟良 ;
孙珍 ;
王良书 ;
夏斌 ;
张敏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6) :713-721
[6]   莺-琼盆地基底控制断裂样式的模拟探讨 [J].
孙珍 ;
周蒂 ;
钟志洪 ;
丘学林 ;
曾佐勋 .
热带海洋学报, 2005, (02) :70-78
[7]   琼东南盆地断裂系统及其油气输导特征 [J].
李绪宣 ;
朱光辉 .
中国海上油气, 2005, (01) :1-7
[8]  
琼东南盆地陆坡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分析[J]. 邱燕,彭学超,李文成,韦成龙,陈泓君,崔兆国.南海地质研究. 2004(00)
[9]   莺-琼盆地热流体及油气地质意义 [J].
刘建章 ;
王存武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4, (01) :12-15+7
[10]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沉积充填演化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J].
钟志洪 ;
王良书 ;
李绪宣 ;
夏斌 ;
孙珍 ;
张敏强 ;
吴国干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1)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