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测度

被引:5
作者
杨佩卿
机构
[1]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新型城镇化; 动力机制; 测度指标体系; 熵值法; 聚类分析;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9.11.009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结合西部特殊区情,立足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方面,理论阐释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实证设计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2-2017年西部省域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总体和分方面测度。结果表明,2012-2017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平均指数呈"榔头状"分布。平均指数较高的第一类省份,四方面动力协调发展;平均指数中等偏上、中等偏下、较低的第二、三、四类省份,四方面动力参差不齐,动力机制处于失衡状态。未来应从四方面共同发力,驱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在均衡动力机制作用下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1]   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J].
杨佩卿 .
当代经济科学, 2017, 39 (01) :105-112+128
[12]   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治理转型 [J].
高卫星 .
中州学刊, 2015, (06) :5-9
[13]   新常态下西部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挑战及趋势 [J].
段小梅 ;
黄志亮 .
西部论坛, 2015, 25 (03) :66-74
[14]   西部地区省域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J].
马子量 ;
郭志仪 ;
马丁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6) :9-15
[15]   摆正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位置 [J].
茶洪旺 .
探索与争鸣, 2014, (02) :61-64
[16]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J].
黄勤 ;
杨爽 .
经济纵横, 2014, (01) :44-47
[17]   中国省域城镇化的空间集聚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J].
曾昭法 ;
左杰 .
中国管理科学, 2013, 21(S2) (S2) :580-586
[18]   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有限主导 [J].
茶洪旺 .
中州学刊, 2013, (11) :26-29
[19]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 [J].
李强 ;
陈宇琳 ;
刘精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7) :82-100+204
[20]   均衡城镇化: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共进 [J].
辜胜阻 ;
李华 ;
易善策 .
人口研究, 2010, 34 (05)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