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法学界的“权利话语”——从邱兴华案切入

被引:34
作者
桑本谦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关键词
“权利话语”; 邱兴华案; 精神病抗辩;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08.08.004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在中国法学界稳居支配地位的"权利话语"在描述性和规范性两个维度上都存在严重的功能缺陷,不仅对法律规范缺乏解释力,而且无力指导法律制度的设计。在关于邱兴华案的讨论中,"权利话语"暴露出它的先天不足,几乎完全忽略了保护精神病人抗辩权所必需的复杂社会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解读刑法第18条——兼谈对精神病人违法行为处理的不足和完善 [J].
何恬 .
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7, (03) :247-253
[2]   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 [J].
张文显 ;
姚建宗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05) :5-17
[3]   论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之完善 [J].
周娜 ;
李雅琴 .
医学与哲学, 2005, (09) :65-67
[4]   中国古代精神病人犯罪法探析 [J].
蒋铁初 .
北方论丛, 2005, (02) :152-156
[5]   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 [J].
张维迎 ;
邓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3) :99-112+207
[6]   追求理论的力量——《法律理论的前沿》代译序 [J].
苏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3, (02) :154-158
[8]  
法律理论的前沿[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 2003
[9]  
正义/司法的经济学[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 2002
[10]  
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