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一种新雄性不育细胞质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6
作者
王文明
文宏灿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州市
关键词
雄性不育细胞质; 雄性不育系(49DA); 杂交稻; 变劣效应;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1995.02.004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粳籼杂交的后代出现的不育株细胞质供体,先后育成了三个籼型不育系. 育成的K青A配合力优于汕A,K19A中抗稻瘟病,K17A抗病性及繁殖制种产量优 于汕A.这一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早稻产量性状的变劣效应比目前生产 上应用的其它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变劣效应小.育成的杂交稻具有高产、抗病、 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已有两个组合通过省级审定,两个组合通过省级区试, 五个组合正在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讨论了这种新型极性不育细胞质杂交 稻育成的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早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J].
王文明,文宏灿,袁国良 ;
不详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03) :383-387
[2]   我国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研究的进展 [J].
盛孝邦 ;
李泽炳 .
中国农业科学, 1986, (06) :12-16
[3]   水稻“野败”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的影响 [J].
杨仁崔 ;
刘抗美 ;
卢浩然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0, (02) :14-21
[4]  
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袁隆平等著, 1988
[5]   矮败型早籼协青早不育系的选育 [J].
吴让祥 .
杂交水稻, 1986, (04)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