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自然生态空间分类体系构建及其识别

被引:25
作者
张合兵
于壮
邵河顺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土地生态; 自然生态空间; 分类体系; 识别方法; 多源数据; 融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市县尺度下自然生态空间分类体系和多源数据下自然生态空间识别方法。研究方法:采用归纳比较法构建自然生态空间分类体系,通过综合分析法建立多分类体系转换机制,运用GIS空间分析法识别自然生态空间。研究结果:(1)市县级自然生态空间是指生产性空间和承载性空间以外,以发挥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导,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作用的用地空间;(2)自然生态空间可分为基础生态空间和人工生态空间两个一级类,10个二级类,26个三级类;(3)2015年鹤壁市自然生态空间总量606.08 km2,其中基础生态空间554.41 km2,人工生态空间51.67 km2。研究结论:依据市县尺度自然生态空间分类体系,运用多源数据融合转换识别方法能快速准确识别自然生态空间数量和空间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与展望 [J].
王甫园 ;
王开泳 ;
陈田 ;
李萍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2) :207-218
[2]   中国区域生态用地分类的研究进展 [J].
谭永忠 ;
赵越 ;
曹宇 ;
何巨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9) :28-36
[3]   面向实践的生态用地内涵、多维度分类体系 [J].
张月朋 ;
常青 ;
郭旭东 .
生态学报, 2016, 36 (12) :3655-3665
[4]   塔里木盆地生态用地分类及其时空变化研究 [J].
刘芳 ;
张红旗 .
资源科学, 2016, 38 (05) :825-836
[5]   生态用地分类初步研究 [J].
龙花楼 ;
刘永强 ;
李婷婷 ;
王静 ;
刘爱霞 .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 (01) :1-7
[6]   中国生态用地研究:内涵、分类与时空格局 [J].
喻锋 ;
李晓波 ;
张丽君 ;
徐卫华 ;
符蓉 ;
王宏 .
生态学报, 2015, 35 (14) :4931-4943
[7]   成都市生态空间管控研究 [J].
杜震 ;
张刚 ;
沈莉芳 .
城市规划, 2013, 37 (08) :84-88
[8]   中国绿色生态空间研究 [J].
刘珉 ;
胡鞍钢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7) :53-59
[9]   长江三角洲生态用地破碎度及其城市化关联 [J].
苏伟忠 ;
杨桂山 ;
甄峰 .
地理学报, 2007, (12) :1309-1317
[10]   基于生态保护对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未利用地的探讨 [J].
徐健 ;
周寅康 ;
金晓斌 ;
易理强 .
资源科学, 2007, (02) :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