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雨屏区不同退耕模式细根、草根分解及主要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动态

被引:7
作者
荣丽 [1 ]
李贤伟 [1 ]
张健 [1 ]
朱天辉 [2 ]
范川 [1 ]
蒲德强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2] 四川农业大学森林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华西雨屏区; 分解; 细根、草根;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原状土芯(intact core)法,探讨了四川洪雅柳江退耕还林模式: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与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复合模式(HN)、光皮桦人工林(H)、扁穗牛鞭草牧草地(NC)、柳杉(Cryptameria fortunei)人工林(LS)细根、草根分解速率以及其与细根、草根分解密切相关的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变化,结果表明:①细根、草根分解速率符合Olson单指数分解模型,年分解常数(k)分别为1.06、0.93、1.32、0.86/年,分解1年后干重损失率分别为65.49%、60.55%、73.32%、57.51%;②在一年的分解期间的各个阶段HN模式的好气固氮细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都显著大于其他3种模式(p<0.01);③4种模式固氮细菌与氨化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氨化细菌数量与硝化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HN、LS模式固氮细菌数量与细根、草根N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细根、草根的分解受到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相互作用的影响,自生固氮在林草复合模式与柳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的自肥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1069 / 107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凉水自然保护区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生理类群及分布 [J].
王轶 ;
邹莉 ;
王义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3) :16-17+48
[2]   杉木人工林细根分解和养分释放及化学组成变化 [J].
林成芳 ;
杨玉盛 ;
陈光水 ;
郭剑芬 ;
韩志刚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01) :15-23
[3]   光皮桦木-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细根草根生物量及空间分布 [J].
王巧 ;
李贤伟 ;
杨渺 ;
李德会 ;
荣丽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4) :430-435
[4]   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杨万勤 ;
邓仁菊 ;
张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2889-2895
[5]   退耕还林地三倍体毛白杨与黑麦草复合模式细根和草根的分解动态 [J].
范冰 ;
李贤伟 ;
张健 ;
董慧霞 ;
范川 .
林业科学, 2007, (S1) :1-6
[6]   秸秆饲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定量分析研究 [J].
李华 ;
孔新刚 ;
王俊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3) :65-68
[7]   海湾泥 碱渣和粉煤灰作为园林种植基质的氮素生理类群及生化作用研究 [J].
黄明勇 ;
王怀锋 ;
路福平 ;
杨剑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4) :1522-1526
[8]   退耕地三倍体毛白杨林地细根生物量及其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关系 [J].
董慧霞 ;
李贤伟 ;
张健 ;
范冰 ;
范川 .
林业科学, 2007, (05) :24-29
[9]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黄土丘陵区侵蚀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J].
薛萐 ;
刘国彬 ;
戴全厚 ;
党小虎 ;
周萍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20-27
[10]   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复合生态系统林木细根与草根的分解及养分动态 [J].
范冰 ;
李贤伟 ;
张健 ;
陈文德 ;
董慧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1)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