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小孢子培养及其单倍体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3
作者
周芳菊
李栒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油菜; 小孢子培养; 单倍体; 育种; 转基因;
D O I
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04.s1.021
中图分类号
S565.40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述了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对影响油菜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供体植株基因型、供体植株生长条件与生理状态、小孢子发育时期、培养基组分与培养条件(如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激素、活性炭、染色体加倍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单倍体在双单倍体育种、转基因育种、诱变育种等领域的应用,对单倍体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72 / 375+379 +3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γ射线和X射线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再生的影响 [J].
石淑稳 ;
周永明 ;
王晨 ;
吴江生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4, (02) :7-10
[2]   具双价基因的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的遗传转化 [J].
王新发 ;
王汉中 ;
刘贵华 ;
胡赞民 ;
郑元本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4, (02) :138-142
[3]   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芸苔属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J].
顾宏辉 ;
胡林军 ;
周伟军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4, (02) :219-223
[4]   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的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J].
王汉中 ;
王新发 ;
刘贵华 ;
郑元本 ;
杨庆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4, (01) :2-5
[5]   换培养液和秋水仙碱处理对白菜型油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J].
顾宏辉 ;
张冬青 ;
周伟军 .
作物学报, 2004, (01) :78-81
[6]   油菜小孢子培养和双单倍体育种研究Ⅱ.影响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种间杂种胚产量的因素 [J].
李栒 ;
官春云 ;
陈社元 ;
王国槐 ;
刘忠松 .
作物学报, 2003, (05) :744-749+804
[7]   油菜小孢子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J].
王学军 ;
林良斌 ;
熊兴华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361-365
[8]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几项改进 [J].
刘雪平 ;
刘志文 ;
涂金星 ;
陈宝元 ;
傅廷栋 .
遗传, 2003, (04) :433-436
[9]   十字花科作物游离小孢子技术研究进展 [J].
史庆馨 .
北方园艺, 2003, (04) :9-9
[10]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再生植株染色体倍数检测研究 [J].
周伟军 ;
毛碧增 ;
唐桂香 ;
Hagberg P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6) :72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