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背景下的法律方法论研究——2014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

被引:6
作者
孙光宁
焦宝乾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方法论; 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案例指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在2014年中,法律方法论的研究成果集中于凸显自身的实践功能,力图对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发挥直接而明确的推动作用,这一宏观指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理论基础方面,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之争并未达到剑拔弩张的程度,其背后的共识是法学研究应当取长补短,在各自分析视角内为法治实践提供最优参考。在自身理论体系方面,法律解释、法律论证等具体法律方法的研究,也特别强调以史为鉴和案例分析,最终落脚点也是为当前的法治实践服务。在法治建设的实践方面,法律方法论对现在的宏观法治理念和微观的司法制度,都有重要推动作用,案例指导制度就是典型例证。关注法治实践,为法治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将继续成为法律方法论研究的整体取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6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3 条
[1]   逻辑与修辞:一对法学研究范式的中西考察 [J].
焦宝乾 .
中国法学, 2014, (06) :69-88
[2]   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与香港普通法传统互动中的释法模式——以香港特区“庄丰源案规则”为对象 [J].
黄明涛 .
政治与法律, 2014, (12) :71-85
[3]   法律修辞方法对构建法治意识形态的意义 [J].
陈金钊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6 (06) :118-127
[4]   论民法任意性规范的合宪性解释——以余丽诉新浪网公司案为切入点 [J].
杜强强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6) :30-41
[8]   论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之争 [J].
熊秉元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6) :141-145
[9]   指导性案例的法源意义与确认路径——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私法性指导性案例为研究对象 [J].
李学成 .
北方法学, 2014, 8 (06)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