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的公共价值:社会认同与信念之争

被引:11
作者
赵亚翔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打假; 认同; 公共价值; 官民协同治理体制; 内容分析;
D O I
10.14167/j.zjss.2013.03.022
中图分类号
C91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通过中国知网(CNKI)文献出版总库检索到的370篇文章进行分析后,揭示了社会对"职业打假"的公共价值的平均认同度的历史变迁态势,并发现了认同分歧背后所蕴含的四个争论焦点:市场秩序维持体制的"公私"之争、"职业打假"的义利之争、职业打假人在司法层面是否具备消费者身份资格之争和职业打假人的"买假"行为是否受到欺诈之争。研究结果还发现,职业打假人所采取的"私下非法定索赔"、"主动舆论造势"和"换面诉讼"等行为降低了社会对"职业打假"的公共价值的认同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6+100+158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一个分析框架 [J].
郁建兴 ;
任泽涛 .
学术月刊, 2012, 44 (08) :23-31
[2]   社会信用:人性假设与制度安排 [J].
翟学伟 .
开放时代, 2011, (06) :94-104
[3]   官民协同治理视角下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J].
桑玉成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3) :1-6
[4]   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J].
闾小波 .
天津社会科学, 2011, (01) :1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