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

被引:26
作者
张春雨 [1 ]
李亚东 [2 ]
张志东 [2 ]
刘海广 [2 ]
吴林 [2 ]
王晶莹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2]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高丛越橘;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发育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特点,为进一步探讨高丛越橘香气成分合成机理提供基本资料,为高丛越橘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绿色期、粉色期和蓝色期的高丛越橘品种都克和蓝丰的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高丛越橘果实在3个发育时期共检测出48种挥发性成分,以醇类、酯类、萜类物质为主,其中酯类物质在粉色期开始形成。都克果实蓝色期为酯类物质迅速形成期,蓝丰蓝色期为醇类物质迅速形成期,粉色期为酯类物质迅速形成期。萜类物质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增高,其中都克果实的萜类物质在各个发育期均明显高于蓝丰。两个品种特征香气成分在粉色期开始形成。在整个发育期中,都克的特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大马酮、2-甲基丁酸乙酯、β-芳樟醇、D-柠檬烯和2-丁酮。蓝丰的特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E)-3-己烯酯、β-芳樟醇、丁酸乙酯、乙酸己酯、(E)-2-己烯醛、(Z)-3-己烯-1-醇和D-柠檬烯。酯类和萜类物质是高丛越橘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香气成分。【结论】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主要在粉色期和蓝色期形成,对这两个时期进行调控,对于提高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216 / 32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两个早熟苹果品种不同成熟阶段果实香气成分的变化
    王海波
    陈学森
    张春雨
    刘崇琪
    吴传金
    田长平
    王超
    [J]. 园艺学报, 2008, (10) : 1419 - 1424
  • [2] “京艳”桃果实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
    邓翠红
    李丽萍
    韩涛
    杨柳
    翟舒嘉
    [J]. 食品科学, 2008, (06) : 304 - 307
  • [3] 几种小浆果挥发性成分研究概述
    郭琳
    于泽源
    李兴国
    [J]. 园艺学报, 2008, (04) : 611 - 617
  • [4] 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香气成分的比较
    冯涛
    陈学森
    张艳敏
    何天明
    张春雨
    王利平
    刘杨岷
    [J]. 园艺学报, 2006, (06) : 1295 - 1298
  • [5] 紫罗兰酮及类似化合物的合成
    潘士印
    王立新
    蔡泽贵
    杜振军
    [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6, (05) : 479 - 487
  • [6] 金魁猕猴桃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
    谭皓
    廖康
    涂正顺
    [J]. 果树学报, 2006, (02) : 205 - 208
  • [7] 杏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香味组分及其变化
    陈美霞
    陈学森
    周杰
    刘扬岷
    慈志娟
    吴燕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6) : 1244 - 1249
  • [8] 植物萜类合酶研究进展
    杨涛
    曾英
    [J]. 云南植物研究, 2005, (01) : 1 - 10
  • [9]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芳油中芳樟醇及其杂质
    梁呜
    翁若荣
    冯劲华
    蔡春平
    [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01, (06) : 12 - 15+6
  • [10] 越桔及其栽培
    郝瑞
    [J]. 中国果树, 1987, (01) : 24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