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华西雨屏区不同退耕模式细根(包括草根)分解过程中土壤酶动态
被引:4
作者:
荣丽
[1
,2
]
李守剑
[3
]
李贤伟
[1
]
范川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2] 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
[3] 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分解;
细根(包括草根);
土壤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原状土芯(intact core)法,探讨了四川洪雅柳江退耕模式--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与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复合模式(HN)、扁穗牛鞭草草地模式(NC)、柳杉(Cryptameria fortunei)人工林模式(LS)、光皮桦人工林模式(H)细根(包括草根)分解过程中土壤酶动态。结果表明:1)HN下的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大,LS下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最小,显著低于其他模式(p<0.05)。2)HN、NC和LS下的土壤脲酶与细根(包括草根)分解速率显著相关,HN的蔗糖酶、NC的酸性磷酸酶、LS的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细根(包括草根)分解速率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3)除H外,土壤脲酶活性与细根C/N、纤维素绝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除NC外,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细根纤维素绝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土壤脲酶活性与需氧固氮细菌或与真菌数量显著相关,HN下的土壤蔗糖酶活性与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H与NC下的土壤酸性磷酸酶还分别与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以上结果显示:由光皮桦与扁穗牛鞭草不同生活型植物构成的复合模式有利于土壤酶活性的提高;土壤脲酶活性高低能够反映这几种退耕模式细根(包括草根)分解速率的快慢,细根(包括草根)的C/N是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真菌、需氧固氮细菌、纤维分解菌及细菌数量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42 / 650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