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流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王军
于震
贾士奇
周红艳
王玉升
机构
[1]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理实验室
关键词
电针; 全脑缺血再灌流; IL-1β; IL-6; TNF-α; 大鼠;
D O I
10.14163/j.cnki.11-5547/r.2008.06.014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研究炎性细胞因子在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及电针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左侧肩隅、外关、髀关、足三里)、穴位对照组(左侧清灵渊、灵道、萁门、漏谷穴)、非穴位对照组(左侧天泉与曲泽连线中点、曲泽与郗门中点、五里与阴胞连线中点和膝关与中都连线中点)。三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结扎颈总动脉30min的血浆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IL-6和TNF-α含量均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注30min,血浆IL-1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浆IL-6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循经取穴电针能显著降低大鼠脑缺血和再灌注血浆IL-1β、IL-6和TNF-α含量,与模型组、穴位对照组或非穴位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可导致血浆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及阻断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 / 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中一氧化氮、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J].
王军 ;
范军铭 ;
于震 ;
王玉升 ;
周红艳 .
针刺研究, 2007, (02) :98-101
[2]   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氨基酸递质的影响 [J].
王军 ;
马开 ;
屠万倩 .
辽宁中医杂志, 2007, (02) :226-228
[3]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花生四烯酸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J].
王军 ;
周红艳 ;
王玉升 ;
于震 ;
高丽君 .
中医研究, 2007, (02) :14-17
[4]   三通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及IL-1β的影响 [J].
季杰 ;
刘慧林 ;
程金莲 ;
王麟鹏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06) :500-503
[5]   “十二井穴”针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皮质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 [J].
马惠芳 ;
图娅 ;
马文珠 ;
郭长青 ;
郝晋东 ;
邬继红 .
针刺研究, 2006, (01) :35-37+42
[6]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及其意义 [J].
戴颖 ;
刘运泉 ;
潘三强 ;
宿宝贵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19) :3816-3817
[7]   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区和血清IL-6表达的调节 [J].
戴颖 ;
刘运泉 ;
潘三强 ;
宿宝贵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4, (03) :297-300
[8]   针刺不同穴组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NF-α、IL-6、WBC和自由基的影响 [J].
霍则军 ;
张莉 ;
钱瑞琴 .
针刺研究, 2003, (02) :94-98+123
[9]   电针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李威,范军铭,贾士奇,陈国华,周红霞 ;
不详 .
中国针灸 , 1996, (11) :21-22+60
[10]   Leukocyte accumulation and hemodynamic changes in the cerebral microcirculation during early reperfusion after stroke [J].
Ritter, LS ;
Orozco, JA ;
Coull, BM ;
McDonagh, PF .
STROKE, 2000, 31 (05) :1153-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