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Q矢量在中国多种灾害性天气中应用研究的进展

被引:11
作者
岳彩军 [1 ]
寿绍文 [2 ]
姚秀萍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关键词
Q矢量; 灾害性天气; 诊断分析与预报; 应用研究;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8.05.012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伴随着Q矢量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人们也对Q矢量的分析方法开展了广泛的应用研究,不仅用于诊断分析研究暴雨、台风、暴雪、强对流及沙尘暴等多种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同时在天气预报工作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对Q矢量的应用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地回顾与总结,并对未来关于Q矢量的应用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557 / 5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1 条
  • [1] 湿Q矢量释用技术及其在定量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岳彩军
    寿亦萱
    寿绍文
    曾刚
    王咏青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7, (05) : 666 - 675
  • [2] 引发强沙尘暴的蒙古气旋的动力特征分析
    屠妮妮
    矫梅燕
    赵琳娜
    朱伟军
    [J]. 中国沙漠, 2007, (03) : 520 - 527
  • [3] 广东0506大暴雨的成因探讨
    郑彬
    林爱兰
    袁金南
    谷德军
    李春晖
    梁建茵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2) : 135 - 140
  • [4] 改进的湿Q矢量分析方法及梅雨锋暴雨形成机制
    岳彩军
    董美莹
    寿绍文
    姚秀萍
    [J]. 高原气象, 2007, (01) : 165 - 175
  • [5] 非地转湿Q矢量的改进及其应用
    刘汉华
    寿绍文
    周军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1) : 86 - 93
  • [6] 准地转Q矢量在河南省区域暴雨过程中的诊断应用
    张霞
    王咏青
    李敏
    [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01) : 39 - 43
  • [7] “云娜”台风暴雨的Q矢量与螺旋度诊断分析
    朱健
    沈晓玲
    [J]. 科技通报, 2007, (01) : 22 - 27
  • [8] 几种物理量在陇南暴雨预报中的初步应用
    樊明
    周军
    冯军
    [J]. 干旱气象 , 2006, (04) : 30 - 34
  • [9] 2001年7月山西中部一次罕见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赵桂香
    程麟生
    [J]. 高原气象, 2006, (06) : 1083 - 1091
  • [10] 青藏高原东侧一次连续大暴雨过程湿Q矢量分析
    刘运成
    [J]. 气象, 2006, (12) : 43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