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法治评估的多元化

被引:11
作者
王浩
机构
[1] 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评估; 法治指数; 多元化; 建构主义; 现实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我国的法治评估实践俨然形成了一场"法治评估运动",但是在整体上仍然存在着"单一性局限",具体表现为:指标内容上的表征主义、功能定位上的考核主义、评估方法上的量化主义、程序设置上的事后主义、立场选择上的旁观主义。法治评估的单一性局限既会损害法治评估的价值,也会戕害法治的发展。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性特征要求法治评估的多元化,社会的理性化也为法治评估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性。法治评估多元化的关键在于超越法治指数和法治绩效评估的法治评估模式,从建构主义法治评估转向现实主义法治评估。现实主义的法治评估是问题导向的、使用导向的和情境回应型的法治评估,既重视评估结果的使用,也重视评估过程的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79 条
[1]   我国区域法治绩效评估体系建构运行的特征、困境和出路 [J].
刘爱龙 .
法学评论, 2016, 34 (06) :24-33
[2]   法治评估实践的效度——基于“余杭法治指数”的文本研究 [J].
李瑜青 ;
张玲 .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7 (05) :47-56
[5]   中国“法治大跃进”批判 [J].
姚建宗 ;
侯学宾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 34 (04) :16-31
[6]   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设计、内容及其评估 [J].
徐汉明 ;
张新平 .
法学杂志, 2016, 37 (06) :31-43
[7]   法治如何定量——我国法治评估量化方法评析 [J].
周祖成 ;
杨惠琪 .
法学研究, 2016, 38 (03) :20-35
[8]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特征 [J].
张文显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 22 (02) :5-21
[9]   法治评估的实践反思与理论建构——以中国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本土化建设为进路 [J].
张德淼 .
法学评论, 2016, 34 (01) :125-132
[10]   法治评估模式辨异 [J].
钱弘道 ;
杜维超 .
法学研究, 2015, 37 (06) :38-52